油价-股市-房价-政策之间的价格联动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油价-股市-房价-政策之间的价格联动力
2009年10月29日 13:42 来源:四川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首先,要说的是政策,中国是个政策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政策要看表面意思和内在意思,内在意思才是政策市的特点。应当说,去年年年末的一些救市政策都是有有效期的,即今年的年底,12月31日,这是去年颁布救市政策已经很明确的。

  今年保八任务基本完成,救市政策可能会在年底退出,但退出后并不一定推出反向的政策,可能保持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更大的可能是,一系列的基础政策依然不改变,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全球经济已经鹊起,谁也不敢保证,金融危机不会有反复,谁也不敢保证,经济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防备总比没有防备好。实体经济还是处于通缩状态,这个现实在明年上半年之前难以真正改变,明年的任务依然很严峻,过早的丢掉拐杖无疑要摔跤,摔跤或者撞到南墙上,再想拾起拐杖,什么都难办了。现在社会是一个预期干预经济的社会,如果预期是强烈的震荡,那么,经济就很说会有持续性,我们很明显的看出九八年的经济增长的曲线,真正的恢复起来还是在2000年之后。美国佬的三十年代大危机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政策的失误,特别是后来的反复更是由于过早的丢下了拐杖造成的。

  第二个讲油价,即全球大宗商品的趋势,在未来应当是震荡的,32x(2+0.5)所求得到80美元的上方压力很大,80美元很难有有效的支撑,这里讲的是短期内,即今年内难以真正突破3X(2+0.833)=90.66美元。因为现在的油价上涨根本没有反应真正的预期,石油美元贬值成为油价上涨的关键,也就是炒作的结果,全球游资当然最喜欢炒作石油了,因为石油是可以流动,不像土地和房产那样不能流动,但房产和土地的金融资产却是全球游资追逐的对象。世界经济是在复苏,但复苏的结果是有反复的。现在油价上涨如此凶悍,主要是炒作的结果。昨日,当天美元汇率继续反弹,也增加了原油市场的压力。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能源需求迟迟未见实质性好转仍是目前制约国际油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7.4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09美元。伦敦北海布伦特12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6美元,收于每桶75.86美元。这种震荡就是对于高油价的不支持,特别是美元,为了自身利益,也难以忍受这种给予美国经济制造难题的炒作。但要注意,石油价格在长期是上涨的没有改变,没有改变油价上涨的上升通道。

  油价问题讲清楚了,因为油价是全球大宗商品的风向标,我们可以知道,物价的问题。现代社会是商品过剩的时代,更多的通胀和物价上涨表现为成本推动型的上涨和资源推动型的上涨,现在社会的国际化特别是国际金融的发展,也是全球物价都能同时涨和同时跌的根源。这两个因素综合在我国,就是输入型的通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胀。现在油价在震荡,大宗商品的上涨压力在减缓,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调整赢得了时间,而且,即使是油价还能继续上涨,我们完全可以切断他们向实体通道蔓延的趋势,完全可以平抑农产品价格推动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房价和股市的总体趋势是向上的,房地产依然支撑整个经济不至于寂灭于内需的不能迅速扩大以及外需的缺位,股市是象征着信心和希望,支撑着中产阶层的信心,也是他们的一道心理防线。而房地产乃是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全民私产50%的表现为房产,是整个私人财富的根基,如果这个根基缩水,很可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人不要认为自己的房产不是卖的,就可以不保值,如果真得是房价大幅度下挫,私人财富缩水,得利的是资本大鳄和权贵,他们完全利用纸币去抄底,直到把你的财富掠夺一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金融大鳄对于美国老百姓的洗劫,美国老百姓很多也很天真的认为,房价降了对他们有好处,自己的房子也不会卖,但结果很清晰,很残酷。就是全民几乎都要失去房产,而不仅仅是房奴。很多人喜欢唱衰派,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迎合自己,但是,迎合你并不一定说在维护你的利益。笔者也不是死多头,笔者多次指出,房价过猛上涨是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多次指出,房价应当有波动。看待问题不能有情绪,特别是对市场的分析,带不来半点情绪,如果房价未来是涨的,为了迎合你非说是跌,你说是害你还是在帮你,如果这点判断能力都没有的话,动不动就是利益集团等等空帽子乱扣,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只能让自己更加迷糊,不长记性。 (朱大鸣)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