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研究人员:市场定价下新股破发仅是开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多家机构研究人员:市场定价下新股破发仅是开始
2009年12月21日 09:07 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已破发的二级市场股价没能给上市刚满月的招商证券带来“惊喜”,17日29.63元的收盘价是第三个跌穿31元发行价的交易日价格。这一现象,在大多数业界人士看来并不奇怪。

  “终于破发了,”某券商研究员以此表达自己的“意料之中”:“发行价出来后,就意料到了,破发是正常的。”

  该研究员认为,招商证券发行市盈率这么高,今年行情这么好,明年未必超过,而券商业绩很可能是下滑的趋势,所以定价这么高本身就缺乏支撑。

  新股破发是正常的

  对于自家股票破发的遭遇,招商证券董秘郭健亦有清醒的认识,“在市场化发行的条件下,新股破发是正常的现象”,“发行后,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压力。我们会努力做好经营管理,使投资者在中长期有个回报。其它的我们不便做评论。”

  资料显示,招商证券31元的发行价,对应市盈率高达56.26倍,这一定价较大多数券商研究员的估值高出不少,发行前大部分券商研究机构的询价区间在20-26元。

  12月17日,一位参与招商证券新股认购的机构人士也吐露了心声:“年底资金紧张,市场也不太好,招商证券股价下跌也属正常,而明年融资融券等新业务也对大型券商有利。另外,大型保险机构也参与认购了,我们(认购)问题不大。”

  事实上,市场化定价下,新股破发将不可避免,而招商证券此次破发,是新股破发正常化的开始而非结束。

  今年8月上市的光大证券,也一度在盘中跌破21.08元的发行价,股价曾跌至20.79元。但目前还未出现日收盘价破发。

  即便是在投资者较成熟的港股市场,新股破发也是屡见不鲜。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20只新股上市,破发的多达18只,破发率竟高达9成。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行情回暖、新股发行多为超额认购,但也仍有新股破发。如中国忠旺、中国中冶在港上市首日均跌破发行价,而上个月被火爆认购的民生银行H股同样交上了上市即破发的坏运气。

  自上市首日破发,中国中冶H股软绵绵地走了近三个月,但至今还未高过6.35港元的发行价。民生银行H股发行价为9.08港元,上市以来的16个交易日仅有1个交易日收盘价为9.13港元。该行国内A股价格也处于“破发”时段。

  “民生银行上市定价是比较市场化的。”一位香港的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际配售时投资者比较踊跃,认购比预期要好,所以在上市定价过程中有过提价,没有给上市预留较大空间,而是与上市的6家中资银行接轨,几乎是按市场价定价。

  该分析师认为,民生银行H股上市后破发也与上市环境、时间有关系。上市后就面临银行充足率规定,迪拜危机、房地产营业税收紧政策,而6家银行也随大势向下走,所以民生银行不会像早期上市的中资银行,不会单独强于大势。

  警惕打新风险

  外界认为,定价过高是招商证券破发的“罪魁祸首”。对此,招商证券一位人士认为,其实发行前我们有风险提示,定价是有资格的机构参与的,报价是它们的真实想法。在风险特别提示公告里有提示投资者,我们市盈率与可比的公司要高。总之,定价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也愿意多发,但我们也会提醒投资者风险。另外,“可能市场不了解公司,因为上市,我们三季报业绩还没公告,要到明年出年报的时候一起披露。”上述人士这样表示。

  作为少数的连续5年实现盈利的券商,招商证券的稳步经营获得市场的认可。

  此前,有机构预测,新股发行后,招商证券2009年净利润每股收益为0.89元,2010年为0.9元。而31元的发行价已经预支了招商证券明年的业绩增长。不过,过高的定价也侵蚀了上市后的套利空间,上市预留空间不大也为破发埋下伏笔。

  此前的网下询价结果显示,招商证券514家配售对象仅有295家机构的申报价格不低于26元这一发行价格下限,而214家机构的申报价达到31元上限,这不足50%的“高价”认购对象也就成为招商证券最终定价31元的支撑。

  对此,该人士认为,一方面保荐人、承销商需要考虑风险,而发行人也愿意多募资,在报价情况的基础上,最终定价是几个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另外,市场也没有一个预留空间的参考,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这就取决于新股参与方的风险偏好。

  憧憬也好,自我安慰也罢。经历了感性的冲动,新股破发的现实后,机构参与定价的天平或许要拨向更理性的一方。

  尽管认为招商证券“问题不大”,上述参与认购的机构人士却也直言当前新股发行中的风险。“新股市盈率越来越高,股价都要‘上天’了,风险也越大,所以我们也不一定每只股票都打新,比如北车发行,我们会在申报策略上进行风险控制,这是市场自己的调节行为。”

  如此,有招商证券等新股破发的“前车之鉴”,中小投资者在打新中也要有“伯乐”般的慧眼,时刻警惕破发的风险。

  而除了对打新风险加深认识,有业内人士也提出,“在缺乏支撑的高市盈率下,且面临3个月的股价波动风险,机构还以上限申报认购,认购价远远偏离了研究机构的估值。在价格形成机制中,我们是否要注意这些问题,机构发热打新的背后是否彼此赞助?”(记者 罗三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