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钱也分期:“抠门”地过品质生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小钱也分期:“抠门”地过品质生活
2009年05月25日 09:47 来源:理财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前两年就在小招的信用卡商城‘败’了德国双立人的一套刀具,有一套刀(三把)加木架子,才200块,质量品相都超好,市场价要800多块呢,每月10日扣20块,一共十个月。”祝珈说起来洋洋得意,直言“超值”。祝珈在一家公司的营销部担任主管,算得上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元老”级别人物,她口中的“小招”即是招商银行,4年前她才刚毕业,就开始踏上分期付款的“幸福不归路”。

  家里的大件物品包括冰箱、电视、电脑、手机等等,祝珈都是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来的,“我一向的理念就是要抠门地过高品质生活”,注重生活质量的她还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套美容健身器材。

  “分期付款是个好东西,尤其是传统针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分期付款。”这不仅是一种消费模式,而且还是在教我们一种理财理念——摊销。“像我花了3000元买个手机,钱一次性花出去,手机却是可以用一段时间的,比如1年2年,但这笔花费却影响了我的理财规划”,祝珈说,明明未来的时间都在使用这个手机,但是之后11个月的开支却反映不出。因此,祝珈觉得,把3000元的购买费用平摊到12个月,也就是每月在购买手机上支出250元,这样的理财可以避免大额资金的进出。

  “当然,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一定要理性,不然很容易就背上大量信用卡欠债,成为‘卡奴’。摊销的前提是耐用品,像吃饭啊衣服啊之类的,我断不会用分期付款,这种数目不大的东西很容易逞一时之快就消费了昂贵的物品,最后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刹不住车。”祝珈分享经验的时候特别提到这一点。

  目前,招商银行信用卡提供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分期付款服务。只需持招商银行信用卡一次性消费金额低至600元起,即可享受商场分期付款服务,使用分期付款方式同样享有消费积分,根据每月单期入账金额计算,逐月累积。

  现在,各大银行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基本都是零利息,但这并不表示不收取任何费用,在申请分期付款业务时,银行都会向持卡人收取一定数量的手续费。而各个银行的手续费收取方式和标准是不同的,招商银行的手续费按不同期限分别是:3期2.6%,6期4.2%,12期7.2%。

  祝珈支招说,招行现在做活动,3-12期连手续费都不加收。“我一般都会等活动期,收手续费我都不会买,不收的时候能分期多长我就要多长。”而对于“零费用”的招行商城商品,祝珈同样多长了个心眼:“有很多商品是比市场上同款商品要高的,所以事先要做好‘功课’,但是它的特惠商品都要低于市场价,我经常在里面挑到超值的东西。”

  “招行还有一个很合我心水,就是不占用额度,我有一个月刷了3个分期,1个6期两个12期,加起来都2万多,但是我的卡额度就是8000元,这点很人性化。”

  “目前来说,招行的手续费并不是最低的,最低的是光大银行,不过服务各方面都还不错。” 各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相差比较大,比如工行的3个月分期付款可免手续费,其他银行都要收取从0.72%到1.95%不等的收费。

  有的银行以还款时间越久,利息越高来鼓励持卡人尽快还款,如中行;而有的银行则无论分期长短,一年内都一律收取统一的费用,如中信银行、农行标准普卡和交行。大部分银行的收费都是分期付款时间越长,收费越高,但是建行和浦发银行则反其道而行之,借贷人分期付款时间越长,收费越低。

  分期付款要量入为出

  银行推出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并不是鼓励持卡人超出收入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量入为出,仍是个人理财的基本原则之一。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可视作一种理财工具,解决两类生活实际问题:一是提高短时间内的资金流转效率,例如,在购房装修之外分期承担采购家电的大笔开支,减轻短期资金困难;二是避免消费打乱投资节奏,例如在证券、黄金等投资市场上行的时候,降低大笔开支的现金需求压力,提高资金收益率。此外,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亮点,在于信用卡购物的自由和不受限制。

  信用卡消费注意事项

  一、注意了解商品的价格信息,有些商品分期付款时没有折扣,不同商家的产品价格也有差别,应认真比较后再选择付款方式;

  二、选择信用卡分期付款支付,注意了解银行的分期付款条件:

  1、 了解透支的条件及每期可以透支的额度;

  2、 了解选择的分期方式是否免除手续费,如果没有免除手续费,要了解手续费 的费率及计算方法;

  3、 选择先刷卡,后在银行申请分期方式的消费者,要了解银行的申请流程,防止申请不成功,打乱用款计划;

  4、 注意了解如果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场同意退换货后,如何进行退款。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