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未必了解中国 问题话语权不该旁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克鲁格曼未必了解中国 问题话语权不该旁落
2009年05月21日 14:07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5月12日,由中国民生银行举办的“保罗•克鲁格曼中国周”在上海威斯汀酒店举行,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主题为“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机遇”的演讲。 中新社发 海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把脉中国经济,分享思想盛宴。”这是“克鲁格曼中国周”活动中,中国学界和公众的热切期待,期待通过与克鲁格曼的对话来提炼智慧,加深对中国经济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然而,数场交锋下来,“头脑风暴”似乎没能如期而至。

  他们不可能比我们更了解中国

  “说句心里话,谈中国的事情,和克鲁格曼先生交流的意义不是太大。”这是“克鲁格曼中国周”北京大学现场,中国民营企业家严介和发表的尖锐观点。这一说法,引来了在场听众的掌声。

  认为严介和是剑走偏锋以博取眼球,肯定失之偏颇。他的意思很清楚:克鲁格曼对中国“根本不了解”。事实上,在“中国周”整个行程中,面对有关中国经济前景的提问,克鲁格曼常常坦诚地以“不太了解”作答,而他之所以在人民币汇率、碳排放等问题上多说了几句并指责中国,更大程度上是他骨子里“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偏见使然。克鲁格曼并没有对中国问题做过深入研究,他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上做出的贡献。从根本上说,克鲁格曼不可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中国。

  但是,像克鲁格曼这样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一些国际知名的投资分析大师,每次来到中国,有关中国问题的提问总是少不了要领受的。我们总是怀着太多急切的期盼,期盼他们指点迷津。就此而言,我们这个社会的“大众理性”依然有所缺失。在“克鲁格曼中国周”活动中,人们就吃惊地发现有听众向克鲁格曼提问:中国的房价会不会下跌?

  对于迅速发展的中国,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国外经济学人在表达关注,也提出了不少有真知灼见的看法。但是,不论专业,不分领域,以为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大师级别”,则属“非理性”的表现。

  中国经济学与中国的成就不匹配

  国外经济学人和研究机构解读中国经济问题、总结中国发展模式,是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权重越来越大的必然。毕竟,中国如今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了,而在金融经济危机的当下,中国经济的表现更是一枝独秀。

  不过,与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相比,中国的经济学尽管进步不小,但难说“匹配”。

  我们看到,有关“中国模式”的总结和讨论,虽然中国的经济学人贡献了不少智慧,但更具影响力的一些话语,似乎依然为他人所掌握。英国《金融时报》的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对全球化深有研究,但他在全球以及中国走红,却是因为他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国问题的文章,他关于中国的不少见解,甚至成为我们国内不少经济学人的引用材料;而如今广泛传播的“金砖四国”和“北京共识”的概括,则分别出自原先名不见经传的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以及高盛顾问约舒华·拉莫之手。对于中国经验的总结,中国的经济学人即使不能说“集体失语”,起码也可以说“分贝不高”。

  拿回中国问题话语权正当其时

  从历史看,全球的经济学研究中心与全球的经济中心有很高的关联度。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基本都出自英国;而在上世纪30年代之后,“盛产”经济学大师的地方就转移到了美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学的学科特性决定的。经济学用简单的逻辑体系来解释各国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和机制,属于解释性科学;经济学理论贡献的大小,不取决于理论的复杂程度,而取决于它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探讨正越来越多。中国发展的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同样,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总结,也不能依照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林毅夫提出,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方面,中国经济学家应该更有优势,因为只有真正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才能正确地对各种经济变量作出选择。就此而言,中国的经济学家可谓生逢其时。

  中国本土的经济学人,已到了真正负起责任来掌握中国问题话语权的时候了。只有这样,中国的公众才会摆脱对西方大牌学者的过分期待而回归理性。如果说,中国经济学人对过去30年“中国模式”的总结似乎还做得不够,那么现在,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金融经济危机的考验,“中国模式”的内涵将会更为丰富、全面,对此加以提炼和总结,中国本土的经济学人责无旁贷。 本报记者 田晓玲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