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中国消费者能够拯救世界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羊城晚报:中国消费者能够拯救世界吗
2009年07月02日 17:18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1日在环球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目前的复苏趋势已经形成,而且能够持续下去。尽管樊纲认为进出口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但他表示中国仍然需要国际市场,但他同时预测,明年的出口会出现明显增长。众多的外电报道也印证了樊纲的看法。

  美国《新闻周刊》日前刊载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消费者不会拯救世界”,尽管标题听上去不那么令人中意,但该文在一开始就说,对世界经济最热门的争论不是美国的命运,而是中国的命运。中国经济是2009年全球危机最惨的牺牲品,还是最成功的幸存者?到目前为止,所有消息都是指向成功的,这个亚洲大国击破了陈旧的臆断———美国衰退会引起中国萧条。长期依赖于对美出口,但在外贸崩溃之后,中国依然增长强劲。原因在中国国内的增长,5月份商品零售增加15.2%,房屋和汽车销售呈现飞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证明中国已经进入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崛起为足以与美国相媲的富裕的消费社会,成为世界最好的消费者。

  但接下来,文章笔锋一转说,问题是,驱动繁荣的消费者并非是个人,因为中国的购物者近些年来在节节败退,真正大笔花钱的是政府。中国经济的复苏是千真万确的,但那是国家花钱买来的。世界上没有哪国政府像当今的中国政府花钱那么自由,它拥有2万亿的外汇储备和不受制约的预算权威。

  与此同时,中国的私人消费不断下降,从1968年占GDP的60%降到2008年的36%,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失。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保障的缺乏,高昂的房地产价格也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借贷当然能够促进消费,但大多数贷款流向了铁路等国家投资部门,并未进入个人账户。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只有2000美元。而且,中国是世界产品的组装地,而非设计和品牌地,这意味着大多数利润和高额的工资都流到了国外合作者的腰包。

  乐观主义者指出北京钱包的强大。一位经济专家说:“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富流动性的金融机构,不存在任何财政上的限制。”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此表示赞同。正如中国大型国有银行的一个主管说,政府告诉我们放贷,我们照办之。但新资本的流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评级机构担心中国未来坏账的上升。

  上述报道指出了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局面以及存在的问题,但这并非中国经济的全部。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隐忧是体制弊端造成的社会不公———不公的竞争平台和不公的财富收入。这种境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收入进行消费,而长远的后果是导致社会的断裂对立和怨恨情绪的持续累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共同体的形成甚至社会的稳定。从近期接连爆发的网络民意上来看,此一后果目前已现端倪。

  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这个充满动态和变革的进程都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我们亦不例外,无须强行掩饰。矛盾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中国现代化已历整整30年,该是到直面进一步前行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的时候了。 (洪庆明)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