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建立全球储备货币难在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解读:建立全球储备货币难在哪?
2009年07月07日 09: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改变美元核心地位困难不小

  ●各国现有外汇储备转换不易

  ●如何成为投资货币也是难题

  ●全球储备货币缺乏经济后盾

  虽然目前国际社会关于“超主权”储备货币或“全球储备货币”问题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但这一问题之所以热度不减,原因在于国际社会对现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的弊病有了深刻认识,“超主权”储备货币或“全球储备货币”代表着未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但是,如何将构想变成现实?“全球储备货币”距我们到底有多远?在操作实施上存在什么困难?这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全球储备货币能否变成现实,美国的态度无疑至关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正是借助美元的这种地位,美国建立起了其经济和金融霸权。虽然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储备体系进入多元化阶段,但迄今为止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呈现为美元主导的格局,凭借美元的这种地位,美国仍然可以获得诸多经济和政治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构想,无疑是要彻底废除美元的核心地位和美国的金融特权,这显然难以为美国所接受。从目前情况看,全球储备货币的问题只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内解决,由于美国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多的投票权(16.7%),而超主权储备货币问题又须得到85%以上的表决同意才能通过,因此美国实际上掌握着一票否决权。如果没有美国的同意,要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内解决超主权储备货币问题必然存在重重困难。

  过渡到全球储备货币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各国现有的外汇储备。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据粗略统计,世界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总额达到7万亿美元左右,其中亚洲国家就超过4万亿美元。而60%以上是美元储备,此外还有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货币储备。要从现在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过渡到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显然面临着如何将现有的各国外汇储备存量转化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问题。由于这种转换不仅牵涉到各储备国以及各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牵涉到很多技术问题,因此要想实现这种转换谈何容易。如果不能实现这种转换,现有外汇储备的各种功能就难以转移给新的全球储备货币。

  过渡到全球储备货币的第三个难题在于这种货币如何成为投资货币。众所周知,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储备货币,除了能够充当国际清算媒介外,还必须是一种国际投资手段,如果不能成为国际投资货币,这种货币就不可能作为储备货币而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依此而论,无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为基础,还是另外创设超主权货币,在货币主权还属于国家主权重要内容的情况下,这种超主权货币要成为各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货币,显然还存在不少困难。

  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最根本障碍是这种全球储备货币作为有购买力的资产,缺乏坚实的物资基础。现有的任何储备货币都是以其发行国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资后盾。而超主权储备货币却没有任何经济后盾。即使各国愿意将这种超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资产而保存,也仅仅是出于对国际协议的遵守。但是,国际协议是可以违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可以退出的。一旦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严重动荡,这些现象的发生并非完全不可能。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各国持有的这种储备资产必然要遭受较大损失。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虽然超主权储备货币代表着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但通往全球储备货币的过程将是一个漫长之旅。其实,关于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议题并非自今日始,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的建立就是一种现实的尝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初的设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将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储备资产。但是,40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不但未能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相反其在世界各国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却不断下降,从1970年的3.4%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这说明,要想实现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谢太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