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引导煤老板3000亿资金流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政府应引导煤老板3000亿资金流向
2009年09月22日 11:16 来源:潇湘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际金融危机对山西而言实际上是一次机遇,在煤炭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该省实施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重组方案。按照计划,到2010年底,山西省原有的2600座煤矿将只保留1000座,煤炭企业数量将由目前的2200个减少到100个左右。这意味着,山西数千名“煤老板”将从煤炭经营前台隐退,成为幕后的股东,或者从煤炭产业退出,进入新的投资和产业领域。而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9月21日《经济参考报》)

  3000亿资金的去向引发人们的猜想并不意外,因为“活钱”的大规模流动对于市场而言并不全是好事。此前房地产市场即有所谓“温州炒房团”的先例,炒房资金所到之处几乎应声引发当地房价飙升,但随着它们的快速撤出,被严重高估的楼市随之陷入低迷。于股市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人们有理由警惕“煤老板”手中所持有的3000亿“活钱”。

  好在,媒体的报道表明,尽管一部分资金进入楼市股市不可避免,但是3000亿“煤老板”资金中的大部分,是在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项目以及小额贷款等领域寻求出路。考察3000亿巨资的流向,其实也是在考察数千名“煤老板”们的“后小煤窑”时代的转型之路。现在的问题是,“煤老板”们囿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经营素质,加上民营企业通常运转过程中的种种制约因素,无论是事业的转型还是资金的寻求出路,都还存在着不少艰难之处。把“煤老板”和艰难联系在一处,估计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充满荒谬。曾几何时,“煤老板”们的身影一般只会和豪华车、奢侈品联系在一起,或者出现于矿难和权钱交易之后。

  必须承认,“煤老板”们的确没有太好的名声。但是,这不应当成为我们漠视这一群体的转型探索,或者放任3000亿资金进退去留的理由。如果苦心孤诣地突围却处处遭遇不可逾越的围墙,那么我们将很难保证“煤老板”手中的巨额资金成为出入楼市、股市兴风作浪的投机资金。更重要的是,“煤老板”的转型之路实际上也是资源经济的转型之路,3000亿资金的投向探索实际上也是民间资金的突围之路。资源和传统能源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建立在输出资源能源之上的发展模式必须寻求可持续的替代方案。数千名“煤老板”的事业转型,应该是资源经济转型的演练。同样,民间资金如何转化为民间资本,并最终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不是掣肘因素,3000亿资金可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计较社会对于“煤老板”们的道德评价,而是应当从破解经济课题的角度来关注3000亿资金的流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社会有必要对“煤老板”从“小煤窑”向“非煤”产业转型提供必要的帮助。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律表明,每一次全球性经济波动之后总是会跟随着一波崭新模式的经济增长,本轮金融风暴将会催生新能源、物联网等新产业。这对持币观望的“煤老板”而言,同样是难得机遇。当然,这不是他们谙熟的领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保证“煤老板”手中的资金变身为可以获取稳定收益的资本。同时,放宽民资准入的范围,尊重民资运作的自主,依旧是需要重申的话题。

  “煤老板”可以成为历史概念,他们手中的资金流向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关注这一问题,不在于惧怕因此引发的消极后果,而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个关于资源经济转型、民间资金突围的积极标本。“煤老板”3000亿资金到底流向何方,不妨拭目以待。(周东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