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幸福总值”虽重要但也不能抛弃GDP——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民幸福总值”虽重要但也不能抛弃GDP
2009年10月12日 10:08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法国总统萨科齐最近呼吁,对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进行改革,将代表国民幸福程度的一些指标纳入衡量经济表现的指标体系。他主张以“国民幸福总值”(GNH),取代“国内生产总值”(GDP)。萨科齐于2008年成立了一家名为“经济表现和社会进步测算国际委员会”的机构,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牵头,旨在提出一套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新标准。最近,该委员会公布了第一份报告,主张用一套综合的、能够较为完整地描述社会福利水平的指标代替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GDP指标,用以衡量各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或增长水平。

  世界经济近几十年的发展的确令人欣喜。然而,伴随着GDP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工作压力、贫富差距、失业威胁、社会冲突等问题也日益严峻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物质丰富了,收入提高了,人们却时常感到没有更加幸福。鉴于此,GNH概念试图从经济产出水平、国民健康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定义和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及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补充和修正了GDP的不足,即GDP只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里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却没有度量表明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因素。可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全体国民感到幸福和满足,而不仅仅是GDP所计算的物质产出水平的提高。

  然而,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幸福是一个关乎主观感受的名词。GNH核算指数体系,涉及生产水平、国民健康状况、社会福利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等多项指标的测算和计量,其中的一些指标由政府和国民的主观判断决定。加之各国在文化、价值观、发展的客观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GNH指标在测算时的客观公正性遭到了质疑。

  GNH概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GDP。在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统计指标中,GDP无疑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是判断经济活动状况、指导经济政策制定的最重要依据。并且,GDP增长确实能够提高国民的幸福程度,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能相应带来国民的快乐。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没有一定水平的GDP,就没有好的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保险体系和生态环境等,也就谈不上国民幸福。 (王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