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难摘经济诺奖不足为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学者难摘经济诺奖不足为奇
2009年10月13日 15:45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时间12日晚7时,举世瞩目的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揭晓,花落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E·威廉森之手。

  没有意外,没有惊奇,不太按常理出牌的诺奖,这次给出的答案依然在“预测”之外。笔者心中闪过一念:假如经济诺奖“出人意料”地颁给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舆论会有怎样的反响?想想,凡有华裔获诺奖,都能引来众多关注,真有中国籍选手获殊荣,那欢欣鼓舞的自豪与兴奋会有多么强烈。私下里听一些熟悉的经济学者聊起经济诺奖,言语中也颇感慨,中国的经济规模如此庞大,遇到的经济问题如此纷繁,出一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家,似乎也不应该是“震惊世界”的事。

  物理化学之类的诺奖,中国籍学者难获奖项可以理解,毕竟欧美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早已领先一大步,赶超需要过程。而从经济领域来看,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足够壮大,其经济发展成就更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所经历和解决过的难题,所创新和总结出的经验,都令世界惊叹,其中值得深思探究的东西很多。比如,经济连续高速增长与传统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中的新二元结构问题;劳动力就业与人口红利之间的关系,等等。总之,中国经济可以研究的领域和话题很丰富,经济学家们在这一海洋尽可畅游。

  可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研究素材的国家,至今不出诺贝尔经济学家。笔者此言,绝不是说诺奖代表一切,但至少不能否认,诺奖是目前公认的世界级成就奖项。中国经济学家无法摘得桂冠,或许是评选委员会不了解中国国情,或许是国内的理论专著翻译不到位,或许理由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就是在经济学越来越成为“显学”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学家究竟应该做什么?经济学家怎样才能真正地称之为“家”?

  中国许多有责任心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努力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寻找答案,也给出了许多中肯的解释和建设性的解决之道。一些堪称大家的经济学家,更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殚精竭虑,以其智慧和勇气直言不讳。但青灯黄卷终是孤寂,岁月易逝人亦老,当长者力不从心,而少者又尚显稚嫩,最有希望担纲起中国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思考者研究者的,恐怕是已阅历人生正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

  而当我们欣喜于一批中年学者奋进崛起的同时,也不能不忧虑充斥于学术市场的浮躁。潜心书斋的少了,甘于寂寞的少了,而曝光媒体的多了,高调赶场的多了。当整个市场心态变得有点不太务实的时候,脱离不了物质追求的经济学家们,也就难免“夸夸其谈”、这里说说那里评评之俗了。于是,某些学者,这里说的与那边讲的大同小异;某些教授,拖着拉杆箱在城市间忙碌穿梭。如此氛围之下,自然很难听到振聋发聩的观点和思想深刻的见解了。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哪会有诺奖的眷顾?历数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家的那些大师,又哪个不是多年苦守才得一笑的?

  所以,在经济显学化的今天,中国学者难摘经济诺奖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得不得诺奖不是目的,关键是回归经济研究的本质,找回经济学家的“未知之幕”。笔者以为,潜心研究不等于脱离实际孤芳自赏,甘于寂寞不等于不问世事地呆在象牙塔。全球化时代需要的经济学家,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更要有对未来趋势的研判;不仅要有经济专业的不凡素养,更要有对人类社会命运的关切。诸如此类,都应该是真正的经济学家的必备素质。我们应该这样期待,当中国经济学家有了越来越多名副其实的“家”,经济诺奖对中国的招手才不会遥远。 (郑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