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控之后或进入政策观望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强调控之后或进入政策观望期
2010年05月14日 10: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4 月居民消费价格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均略超预期,但就短期而言,据笔者的观察,加息的必要性已经下降。综合而言,目前宏观经济虽有一定的趋热迹象,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去年的刺激政策所带来的。今年宏观经济走势很可能是前高后低,今后几个季度经济增速都将逐步回落。如果立即动用加息手段,很可能对目前来之不易的经济运行态势产生负面影响,应当慎之又慎。在集中出台了较多的调控措施之后,可考虑进入一段时期的政策观望期。

  笔者上述判断的理由,主要有这么五条:

  第一,从去年至今的信贷紧缩政策已对经济过热的趋势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4月投资增速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至25.6%,新开工项目当月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同样小幅下降了0.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略有回落。考虑到4月下旬以来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和落实,笔者估计投资增速将在后续两个月出现明显放缓的势头。这意味着,5、6月的经济过热情况可能会比当前预料的要低。而4月出口同比仅增长0.9%,连续两个月回落。结合广交会不甚理想的成交数据,未来出口仍呈恢复性增长,而增长基础脆弱,变数较大。再考虑到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危险和人民币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复苏不利,未来经济过热风险大大降低。

  再看信贷数据,4月以前,收益率偏低的票据融资连续九个月负增长,而4月当月票据融资出现正增长,说明收益率更高的中长期贷款需求在减弱,实体经济对信贷的需求在回落。另一方面,信贷管控的效果已经显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正从高点逐步开始回落,尽管目前仍处在相对高位。这种回落也造成了民间投资的相对快速增长,但民间投资整体上尚未出现过热的迹象。

  第二,物价很难持续走高,全年有可能也是前高后低。4月CPI略高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全国偏冷的反常天气,导致蔬菜、水果价格当月上涨。虽然非食品价格中的居住类价格当月涨幅较大,但并不具有持续性。通胀预期虽然存在,但尚在可控范围内,负利率是否形成长期趋势还需进一步观察。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可能会对未来物价上行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下半年则需密切关注各种新涨价因素和正翘尾因素,包括总需求扩张态势、食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是否延续,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深化。

  第三,资产泡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胀预期,因此是否加息还取决于房地产及股票价格的运行趋势。今后房地产价格可能呈现高位企稳,略有回落的态势。政策作用如何进一步显现,还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观察。房地产业的迅速降温,会对钢铁、建材、家电等上下游行业形成较大冲击,从而缓解总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受楼市新政的间接影响,近日沪深股市大幅下挫,整体市场估值已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可能通过负财富效应和负投资效应,减弱消费者信心,紧缩企业资本支出,从而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物价上涨压力。因而已无需再通过加息这样的紧缩政策,或者甚至还需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第四,目前加息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升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单方面加息无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在经济恢复性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加息反而会加大本来已承受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压力的企业的财务负担,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加大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

  第五,欧洲债务危机袭击全球金融市场,危机继续扩散并升级为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欧美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退出。此次危机将直接打击欧洲经济及欧元价值,加速资金流向避险的美元市场及亚洲等新兴市场,延缓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步伐。欧盟的经济复苏面临着巨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使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限制。美国则受高盛等华尔街金融机构的牵制,再加上其就业形势依然脆弱,使得其继续保持着政策的延续性。预计欧美各国将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或也推迟升息步伐。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制约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调整。

  基于上述分析,未来有必要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以合理调控流动性为重点,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控制好资源性产品及公用服务事业价格的改革力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王军)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