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拉开大幕 业绩超预期增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拉开大幕 业绩超预期增长
2009年10月12日 07: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业绩超预期增长个股或将成市场亮点

  经过此前的预约披露和变更调整之后,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的时间基本敲定。10月12日,作为两市首家披露三季报的公司,深市主板公司S深物业A(000011)将率先亮相。紧随其后,包括紫江企业(600210)、中天城投(000540)等在内的7家公司将在13日公布三季报。

  多家机构最新发布报告指出,目前上市公司盈利形势在不断改善中,三季度业绩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并对当前市场的估值提供支撑。在中报披露过程中,业绩超预期增长的个股或将成为市场新亮点。

  S深物业A抢得头筹

  与多数公司对季报披露日期作变更时稍有推延所不同的是,S深物业A将三季报披露日期由原定的10月27日大幅提前至10月12日,从而在披露时间上超过所有公司,成为两市首家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披露时间安排上,首家或首批亮相的公司往往在业绩等方面比较抢眼。作为为数不多的未股改公司之一,S深物业A此次争抢三季报头筹,除了业绩因素外,更多或是为其股改的顺利推进增添筹码。

  S深物业A周日晚间公布的三季报称: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5398.45万元,同比增长658.03%;每股收益0.0996元,同比增长658.03%。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279.22%;实现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352.69%;每股收益为0.2958元。记者注意到,公司正式公布的三季度净利润,较此前公司对此的预告多出好几成。

  恒泰证券分析师杜晓珀对此表示,作为稀缺资源的未股改公司之一,S深物业A即将进入股改停牌期,抢权效应使其连续涨停。但是,近几个交易日的巨量换手,也说明市场多空分歧开始加大。

  整体披露顺序“前轻后重”

  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上市公司应当在10月31日前完成三季报的披露工作,这就意味着,在随后的10多个交易日里面,两市1800多只个股的三季报将会密集出台。

  按照原来的计划,紧随S深物业A之后,有6家公司将在10月13日披露三季报,其中沪市1家,深市主板3家,深市中小板2家。这6家公司分别是紫江企业(600210)、中天城投(000540)、宝新能源(000690)、新大陆(000997)、北斗星通(002151)和威尔泰(002058)。

  记者注意到,除了这6家公司之外,深市主板公司江淮动力(000816)也将预约披露的时间由原来的10月24日,最新变更为10月13日。这样,10月13日披露三季报的公司就由最初的6家增至7家。

  此后,还将有沪市的ST博信(600083)于10月14日公布三季报,原来该公司预定的披露日为10月23日,深市主板的泸州老窖(000568)、南方建材(000906)则将在10月15日披露三季报。

  从披露的时间节点来看,今年三季报披露仍然呈现出“前轻后重”的特点。截至目前的数据显示,10月12日至10月19日的8天时间内,两市合计有35家公司披露三季报;而10月20日以后的时间内,两市将迎来三季报披露的高潮。

  公司业绩将对市场估值提供支撑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63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40%,其中,业绩报喜的公司接近一半。

  东海证券策略分析师鲍庆表示:“目前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过于谨慎,10月中旬后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公布将重振近期低迷的市场。”

  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整体上看,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有限,环比改善的趋势明确,但是符合市场预期的概率较大,难以超出预期。所以,三季度业绩可以对当前市场的估值提供支持,但难以刺激市场大幅上扬。

  国海证券首席分析师钟精腾则指出,把握三季报的投资机会应该寻找业绩“超预期”增长的个股,包括新增产能、行业景气、项目结算确认、注资并购以及投资收益等因素推动的公司业绩增长,都值得投资者逢低关注。(张汉青)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