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未来30年中国经济主题是“世界都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经济学家:未来30年中国经济主题是“世界都市”
2009年07月20日 14:05 来源:理财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前的金融环境是建国以来的“三最”:最高的货币增速,最低的贷款利率,最快的信贷投放。信贷资金是否全部流入了实体经济?显然不是。于是有人疾呼政府强力控制信贷资金的流向。

  若当前中国的危机是产能过剩,让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以继续扩大产能的投资能否化解产能过剩呢?

  显然不能。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马术运动中常发生赛马在跨栏时突然掉头,驭手知道,这是马比较聪明,拒绝铤而走险。由此类推,拟注入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自行分流,部分进入虚拟经济的股市楼市,这其中应该也有“马”的智慧,因为钱比人聪明!

  我最近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的主题是世界都市。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和美国居民支出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全球化特别是美国消费驱动的产能扩张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题之一就是消化面向外需增长的过剩产能,出路之一就是以城市化驱动的内需增长来部分替代国际化驱动的外需增长。若以城市化作为内需增长的核心,那么金融和地产作为城市化的两大引擎,就应定义为城市化的新型实体经济。金融早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阶段是从传统的银行金融升级为新兴的证券金融,所以有了股市的繁荣---衰退---再繁荣,逐步推进着新金融的产业化扩张。房地产是在前年才正式确认其为支柱产业的,所以也是中国经济的新兴产业。从这个角度看,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有“喜新厌旧”的偏好,这种偏好来自于资金的逐利天性。

  经济下滑阶段,实体经济投资的预期收益不明,发达国家银行业不会有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但中国不同,刺激经济的扩张性政策带有“长官意志”,所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发生在实体经济增长减速之时。当信贷资金已“受命”流出银行后,作为贷款方的企业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存回银行,这是以息养贷,企业承担财务成本以储备流动性贷款;二是扩大产能,这是投资未来,企业承担投资风险以迎接经济复苏;三是转投股市楼市,这是投机行为,但在可控风险的前提下会储备投资性收益。

  人们通常会说第三种选择是不合理的,真的是这样吗?不能一概而论。在已存在过剩产能的实体经济领域内,继续扩大产能的投资决策几乎就是策马跨栏,而自行分流的信贷资金就可能有“马”的智慧。这时,企业的主营目标从经营性利润转变为投资性收益,结果会疏解产能过剩。信贷资金的自行分流提高了虚拟经济的流动性注入,再加上通货膨胀和经济复苏的预期,分流进入虚拟经济的信贷资金将酿成难以回避的资产泡沫,结果却会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在疏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加速城市化,这不正是扩大内需的基本方向吗?

  虚实之间,相生相克,实者不实,虚者非虚。信贷资金的虚实分流,包含着老子学说中虚实相生的道理。人的决策失误是经常发生的,所以需要有市场自发调节的力量,帮助我们多一些“马”的聪明,少一些长官意志。(作者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岩石)

【编辑:秦欣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