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贴等纳入工资总额 业者:职工将多缴个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房贴等纳入工资总额 业者:职工将多缴个税
2009年11月26日 08:28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财政部近日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将企业职工福利补助纳入工资总额。

  这意味着,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专业人士分析,这部分费用如果计入工资收入,可能会导致职工多缴个人所得税。

  企业职工福利范围细化

  该《通知》对企业职工福利费进行了概念明晰: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按《通知》规定,职工福利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职工困难补助等,共五各大类均进行了细化,涵盖范围近百种。

  通讯交通补贴或征个税

  《通知》对非福利范围也进行了明文规定,并将纳入工资管理,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通知》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如果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此外,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垄断产品职工不得免费

  《通知》对将本企业产品或服务作为福利发放的也进行了规范。

  《通知》要求企业职工福利一般应以货币形式为主。对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企业要严格控制,如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交通、热力、供水、燃气等企业,将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应当按商业化原则实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

  此外,对实行年薪制等薪酬制度改革的企业负责人,企业应当将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性货币补贴纳入薪酬体系统筹管理,发放或支付的福利性货币补贴从其个人应发薪酬中列支。

  这些福利纳入工资总额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企业重组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银行员工 每月福利工资化或多缴200元个税

  “如果真的按财政部的要求,将各项福利工资化,我每个月的收入将减少200元左右。”昨日,重庆某银行上班的邹先生表示,将以往免费的福利纳入工资体系并征收个税,将导致个税增加。

  邹先生简单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单位发放500元提货卡、价值近100元的大米和油、年初5000余元的加油卡、节假日数额不等的过节费等,平摊下来每月可折合现金1000余元。

  邹说,以前自己3500元左右的工资,该缴纳125元的个税,如福利工资化了,工资总额将增加到5000元左右,个税的征收比例相应上升,就该缴325元的个税,算下来每个月可能多缴200多元的个税。

  地税人员 征收范围明晰但操作难度大

  据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将由市地税局牵头实现,但昨日记者从市地税局得知,目前该局尚未接到相关文件,实施细则不便发表看法。

  一位办税人员从个人角度认为,财政部的《通知》对工资所得扩展的范围虽然比较明晰,但估计操作难度较大。因为有的企业在发放福利时过于隐性,如以提货卡、油卡、工会福利等形式发放,监管起来难度很大。记者 陈寒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