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频念“紧箍咒” 债市中长期调整风险加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央行频念“紧箍咒” 债市中长期调整风险加大
2010年05月05日 16:5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考虑到准备金率上调因素,央行本周降低了1年央票发行规模,但在新一期3年央票发行的支持下,本周央行仍有可能实现连续第11周净回笼。分析人士表示,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与准备金率调整双管齐下,直指银行体系充裕流动性,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债市短期走势;资金面收紧的趋势意味债市中长期面临调整风险。

  准备金率上调 1年央票缩量

  央行5月2日宣布,自5月1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5月4日,央行进行了新一期公开市场操作,1年期央票200亿元的发行量较上期大幅萎缩了550亿元,创下2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例行的28天正回购操作也被暂停。新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机构资金面的约束可见一斑。

  分析人士表示,在新的准备金率执行前期,央行适当降低公开市场回笼力度符合预期。如果以3月末存款总额(638155.86亿元)计算,此番上调准备金率预计将冻结资金超过3000亿元,无疑将增加银行短期的资金运用压力。在今年前两次上调准备金率的时候,央行也降低了公开市场的回笼规模,因此,本周1年期央票发行量萎缩符合“惯例”。

  由于28天正回购操作的“缺席”,本周二央行货币回笼量仅限于1年央票的发行量200亿元。据Wind资讯显示,本周将有1220亿元资金到期,经过周二回笼,剩余到期资金还有1020亿元。不过,分析人士预计本周仍不大可能改变公开市场净回笼的格局。本周将迎来新一期3年央票的发行,从上期3年央票900亿的发行量来看,再考虑到3月期央票及91天期正回购操作的数额,本周央行很有希望实现连续第11周净回笼。

  周二的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连续第14周持平于1.9264%。

  债市上涨行情或至尾声

  针对央行此次意外调整准备金率的动机,市场上有诸如冲销外汇占款、5-7月到期资金量较高、为升值做准备等种种解释,但归根到底,落脚点还在于冲销银行体系冗余的流动性。分析人士表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资金面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对债市产生冲击。

  一季度,从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和节奏角度出发的信贷调控举措,造就了债券市场“紧信贷、宽货币”资金环境,成为债券市场逆势走牛的顶梁柱。4月中下旬以来,随着房地产紧缩政策的陆续出台,其对信贷的挤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投资债券的压力,债券市场复又出现一轮上涨行情。

  如今,央行在公开市场大力净回笼、提升操作加权年限的同时,还不“忘”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深度的流动性冻结工具,其加大流动性冲销力度、管理通胀预期的意图显露无遗,这无疑给沉浸于小牛行情的债市投资者浇了一盆冷水。安信证券认为,与3年期央票重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相似,在短期内,准备金率的意外上调势必会对债券市场形成冲击,从而导致前期收益率下行走势告一段落。

  安信证券表示,尽管在资金的支持下,债市收益率在2季度尚不至于出现大幅度的上扬,但是以目前银行系统的资金面水平,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即便没有推动资金面走过临界点,也不会距离太远了,不得不警惕数量调整政策未来可能引发资金面发生“质变”。

  据统计,春节后央行连续10周实施净回笼,累计冲销流动性11000亿元,如果以3月末存款规模计算,超过了上调1.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所冻结的资金量。再考虑到央行前两次已累计上调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在货币市场上冻结资金量接近1.7万亿元,基本冲销了一季度外汇占款和春节前向市场所释放的资金量。

  中银国际也表示,短期内收益率曲线再度下滑的空间已经不大,目前利率产品短端收益率已经接近于银行资金成本,这从上周一年期国债发行遭冷遇可以得到证明。而中长期方面,未来3个月均为物价上升期,加上地方债等供给的增加,难以支撑整体市场持续上涨。因此,随着短期利好的逐步消化,未来收益率上涨的概率大于下跌概率。 (记者 张勤峰)

中新网财经频道声明:中新网财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