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猛增带来哪些风险?专家:资金"暗"流股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信贷猛增带来哪些风险?专家:资金"暗"流股市
2009年05月25日 13:3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918亿元,1-4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7万亿元,已经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最低5万亿的指标。如果月度新增贷款保持在5000亿元的水平,年内新增贷款规模可能超过9万亿元。

  从1-4月份5.17万亿元贷款的部门和期限结构看,居民贷款增加5695亿元,占11.02%;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6万亿元,占88.97%,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928亿元,占17.27%;中长期贷款增加2.05万亿元,占39.65%,票据融资增加1.61万亿元,占31.14%。

  实际上,1-4月份的信贷投放早已经超过了“适度宽松”的限度,进入了“扩张”的轨道。一方面,扩张性的金融政策对遏制经济下滑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大规模、集中性地金融扩张会给金融业本身的稳健、健康运行带来冲击。经验表明,任何超常规发展和大起大落都会酝酿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在复苏困难重重、金融体系非常脆弱的情形下,快速扩张的信贷投放,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对银行未来的风险防控形成挑战。

  由于长期的积累结构性问题不是短期内能一下子解决的,在目前经济低迷时,贷款总量的扩张冲动更加显著。结构问题与总量问题搅在一起加大了风险累积程度。高度警惕信贷风险非常必要。

  信贷资金“暗”流股市

  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领域的关系看,贷款一旦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就会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在经济持续下行期间加剧金融风险积累。进入2009年以后资本市场的表现已经露出这种迹象。春节后A股市场大涨,从最低点的1600多点涨至2500多点,涨幅超过50%;期货市场也一路走高,白糖、钢材等价格大幅抬升。从股市成交量看,第一季度市场成交量与2007年中国股市最牛市时的成交量不差上下,成交股数是牛市时的好几倍。因为今年第一季度的股价比6000点时的股价低很多,如此巨大的成交金额,背后是成交股数的倍数增长。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大量资金注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不会走高;如果没有巨额的增量资金支撑,很难有如此巨额的成交量。

  资金从何而来?从居民储蓄转为投资的比重来看,根本就不能支撑如此巨额的成交量;因此,巨量信贷投放中的部分资金暗渡陈仓违规入市流入了股市,这一点应当难以否定。第一,一般地说,对银行而言,准确、及时、严格地监控信贷资金的流向的难度在日益加大。第二,从第一季度票据融资的比例来看,近期贷款飙升有可能是出于财务目的,而不是实际需求,企业利用票据利息低于存款利息的好处囤积现金。A股市场大涨,部分企业贷款进入股市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贷款数量的增长或许不能立即推动经济增长。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后必然生成不良贷款,积累潜在的风险。银行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何严格监控承贷人的资金使用流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地方信贷易成糊涂账

  这一次为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巨量信贷投放规模,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以“4万亿元”为龙头带动的政府投资项目中,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等领域,政府化迹象明显。“大呼隆”、“运动式”的贷款存在着严重的政绩化、任务化倾向,违背市场规则。第一,“政府化”贷款的过度膨胀导致信贷资金的边际效率下降,滋生各种腐败和低效投资,甚至是政府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地方性融资平台大举借债,行政型地干预甚至指令配置地方金融资源。第二,大量贷款以“政府信用”为依托,很多是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实际上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困难,偿付能力有限。尤其是经济持续下行,财政减收,后续担保能力难以为继。一旦地方财政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些贷款如何偿还?第三,出现新一轮的“信贷资金财政化”。“4万亿元”投资中,地方政府3万多亿元的配套资金大都是银行贷款,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借这次贷款的“东风”,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拆东墙补西墙,财政开支膨胀。使未来的贷款偿还成为一笔糊涂账,最后不得不甩给财政买单。

  贷款结构不合理加大风险隐患

  从贷款的长短期结构看,中长期贷款过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从公布的数据来看,1-4月份新增的5.17万亿元贷款当中,除了中长期贷款(占39.65%)和票据融资(占31.14%)之外,剩下的只有1万多亿元,其中还包括居民个人贷款、企业一般流动性贷款。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场化程度低,未来收益不高;回收期较长,不可预测因素多,难以保证企业未来有足够的现金流来还本付息。中长期贷款项目过多,比重较大,头重脚轻,影响资产负债比例,银行流动性受到威胁,引发流动性危机。使未来资产质量恶化的可能性增大。

  从贷款企业的规模结构看,大部分贷款进入大企业,加剧风险集中。我国大中型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使金融体系的重心继续向大中型企业倾斜。大量信贷资金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由大银行垄断。目前中、农、工、建、交五大银行占据了银行市场50%以上的份额,如果加上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中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占比在70%以上。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目前19家主要银行5000万元以上客户贷款集中度占比是60%左右。授信相对集中,存在风险隐患。按市场通常的标准,大客户贷款保持在40%左右对银行来说比较适宜,超过50%即意味着贷款进入风险区。从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看,2008年12月份国务院出台金融促经济的“金融30条”,旨在着重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是给全社会的困难企业输血。但实际上仍然是厚此薄彼,对中小企业惜贷,对政府项目偏爱,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政府型企业却得到了超额配置。一季度贷款结构中,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短期贷款仅占25%,且二月比一月锐减3000亿元。这会导致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更加困难,“国退民进”的改革很有可能会变成“国进民退”、“国强民弱”的结果,偏离国家金融战略和货币政策的初衷,进一步加深市场对未来贷款结构和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等问题的疑虑。

  从贷款的产业结构看,过分地集中于少数几个产业,积聚风险。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次经济调整的代价都可能带来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需要关注的是,这样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是否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所帮助?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过程中,资源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仍然是信贷投放的重点,也是较易产生波动的几大行业; 而对“三农”、中小出口企业、民生、服务和消费等领域的贷款“相形见少”,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果信贷在产业和行业上投放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冒进,最终会造成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失衡,当这种宏观风险蔓延到整个经济实体中时,必然也会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焦建国)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