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动摇 “微调”仅是建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媒体称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动摇 “微调”仅是建议
2009年07月09日 11:18 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金融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昨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听说货币政策可能微调的任何信息。尽管市场对下半年通胀预期有所加大,但经济回暖的根基尚不牢固;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昨日有媒体报道说,有部分专家学者向高层建议“应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的同时,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并将此解读为货币政策微调的前兆。而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庆华7月7日有关“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的表述,也被有的媒体解读为“监管层开始着重警示信贷风险”。与此同时,部分外国投行人士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着手调整货币政策。

  近期,监管层的一些动向引起了部分人士对货币政策可能微调的猜测。一是央行于7月7日回笼资金1700亿元,包括9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和80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连续两周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二是银行对二套房信贷上从放松到收紧的转变。部分市场研究人士由此认为,央行可能担心流动性过于充裕,导致远期通胀压力比较大,因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进行微调、预调。

  不过,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都认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央行的相关政策操作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不大可能上调。央行虽连续两周在公开市场上回笼资金,但不能据以判断这是央行欲调整货币政策的信号,因为这只是技术性、暂时性、阶段性的操作而已。

  “现在的货币政策主要处于一个外松内紧的状态。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仍是不变的,而对银行内部监管则有必要有所警觉。”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通胀预期尽管存在,但我们现在并未形成现实的通胀压力。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银行方面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未来通胀压力的预期同时越来越强,银行信贷扩张加快将导致银行风险的加大。眼下,房地产市场可能正在重新积聚泡沫,积压的银行房贷始终是银行最重要的风险点。所以,从内部有必要给予商业银行足够的风险提示。

  需要强调的是,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再一次证明了最高决策层仍然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的政策取向。

  西南证券金融业研究员付立春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至少在今年年内不会改变。他表示,目前在经济没有明显恢复之前,货币政策肯定是不会变的。这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历史经验都能得到强有力的论证。

  付立春解释说,美国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后有所收紧,直接导致此后美国失业率的上升以及经济的衰退。这一实例证明,在经济衰退之前收紧银根会导致经济恢复前的倒退。

  经济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导致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起因虽是美国股市的大跌,但导致其持续数年且带来多国经济大衰退的根本原因,却是各国在期间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期间最先恢复经济增长的国家,正是因为其率先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德国。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防止出现经济衰退,各国均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当前经济增长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之下,央行应当不会冒险调整货币政策。

  另外,付立春表示,对中国来说,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在经历了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内,基本保持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需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这次所遇到的金融危机相较1998年来说更为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和连贯程度应该更高。

  “包括上述央行连续两周回笼资金以及对房地产二套房贷的收紧,可以看出监管层确实对信贷规模有所收紧,但是这并不能说监管层有调整货币政策的倾向。” 付立春说。

  上海证券分析师李剑峰也表示,去年央行以多次降息和调整准备金率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手段,而今年信贷的结构调整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现在来说,保增长是政策的主线,并且目前经济出现了趋稳向好的势头。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的情况下,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记者 傅苏颖)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