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2009年02月04日 10:34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精彩履历

  1978年,年仅10岁的陈光标用卖水赚来的1.8元微薄收入帮助邻家小伙伴交齐了书本费;

  1998年,掘得第一桶金的陈光标,拿出全部利润的七分之一 ——3万元捐资给了安徽芜湖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姑娘;

  2008年5月,陈光标率领120人的工程队赴四川地震一线,冒险挽救了上百条生命,并累计向灾区捐款捐物1.3亿元。至今,刚及不惑的他已经累计向慈善事业捐款总额达7个多亿,被称为“中国首善”。

  10岁卖水赚学费

  从那时起,我许下心愿:如果自己今后有了钱,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苏皖交界的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西南岗村一户普通农家。由于家境贫困,从1968年出生到1978年,他几乎没吃过一块完整的肉,一张完整的饼。在陈光标两岁时,饥饿更是夺走了他哥哥、姐姐的年轻生命。这样的经历,让小光标从小立志要用“自己的手去改变命运”。

  为了能够继续学业。10岁的陈光标开始了“靠双手改变命运”的第一次尝试。暑假里,他每天都用扁担担上两个小桶,到距离集镇两公里的土井中打出清凉的井水,再挑到集镇上叫卖。“卖水、卖水,一分钱随便喝喽!”一个暑假下来赚了4块多钱,足够交上1块8毛钱的书本费了。当他得知邻家小伙伴的妈妈只东拼西凑了几毛钱时,毫不犹豫将剩下的卖水钱帮小伙伴交齐了书本费。这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陈光标说,从那时起,他默默许下心愿:自己今后有了钱,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

  少年经商

  17岁成全村首个万元户

  当初,正是有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小光标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13岁那年暑假,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到十多公里外的村庄卖冰棒。后来,他开始收购附近农户的多余粮食,再卖给粮管所,赚取一些服务费。那时,身单力薄的小光标骑着一辆自行车竟然能驮动100斤粮食,一天下来能赚个五、六块钱。再后来,尝到甜头的他升级了交通工具,开始租用拖拉机大批量贩粮,多的时候一天能赚到300多元。1985年,年仅17岁的陈光标成为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陈光标坦言,如今投身慈善事业的确跟童年记忆有关,“记得最初贩粮时,我没有本钱收粮食,每次都是先暂时赊着乡亲们的钱,等卖了粮食再还。可家乡的百姓们从没有为难过我,都愿意把粮食先赊给我,他们都对我说,‘光标,咱信得过你。’正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我的今天。”

  第一桶金

  改造耳穴治疗仪获专利

  我一眼就看出这个仪器的缺陷,改造后会更受欢迎。

  大学毕业后,陈光标开过拉面馆,摆过地摊,但一直都不成功。没有混出名堂的他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回老家,生怕被别人看不起。“1996年以前我都是晚上等天黑透了才敢回家,怕人家看到,回家后就看一眼父母,早上天没亮就走了。”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陈光标在街上看到有人在用一种耳穴探测治疗仪测人身体某部位的病变。学医出身的他一眼看出商机,花168元买了一台。“当时我一眼就看出这个仪器的缺陷——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我拿出了全部财产共3000块钱,请来一位专家对机器进行改造,安装上显示器,输入生理图像。”随后,陈光标开始在街头摆地摊为路人检测,夜里就露宿街头。清晨花上两角钱到街边的公共厕所用自来水洗脸、刷牙。

  慢慢地产品打开了销路,每天有两三百个人排队等着看病。瞅准商机的陈光标立即申请了专利,将仪器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电子疾病探测仪”。1997年,陈光标终于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首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第一年我从公司全部20万元利润里拿出3万资助了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第二年,公司盈利60万,我又拿出28万为家乡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

  人生转折

  搞好环保,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

  为行善投身环保事业

  2000年,为了配合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华商大会,南京市将拆除老展览馆,另建新馆。陈光标一次机缘巧合拿下了这个“以料代工”的项目,没承想,这座老馆竟然是一座“金矿”。仅拆下来的废旧钢材、电缆就卖了400多万元,除去人工等成本,陈光标净赚180万元。干完这单生意,嗅到商机的陈光标第二天就跑到工商局注册组建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投资公司”,做起了再生资源回收。陈光标对自己的企业有着这样一番见解:“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留给子孙后代一片蓝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拓展事业的同时,陈光标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慈善之举。截至2003年,他已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赠超过5000万的现金和物品。但此时的陈光标并无人知晓,他只是默默无闻地实现着自己儿时的理想,这种刻意的低调因父亲的一句话而改变。父亲说:“与其你一个人默默地行善,何不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此以后,陈光标开始频频高调亮相各类慈善场合,每当有捐建活动,他必亲自出席,并主动邀请媒体参与宣传。

  地震袭来

  我恨自己没能再早点赶到灾区,那样也许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千里救灾感动中国

  真正让全国人民记住陈光标的是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他的奋不顾身和荣辱与共赢得了灾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崇敬,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标哥”。灾害刚刚发生3小时,标哥就调集60台工程车,长驱一千七八百公里,成为全国首支到达地震灾区的民间救援队。在灾区的54天里,标哥身穿迷彩服,以志愿者的身份和战士们一同在瓦砾中搜寻幸存者,冒着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疏通道路……

  让标哥至今难以忘怀的还有一封从废墟里捡出来的信。那是在他参与北川中学救援的第二天,一名北川中学的老师找到了陈光标,说从北川县教育局局长遗体上找到一封信,竟然是写给他的。原来,局长 4月份时曾在电视上看到陈光标荣获“中国首善”,于是写了封信,希望他能给北川中学捐赠200台电脑,并准备到南京拜访他。遗憾的是,局长没能亲手把信交给陈光标就在地震中遇难了。谈起这段不愿回忆的往事,标哥眼睛有些湿润,“每当想起这封信我都感到特别遗憾,恨自己没能再早点赶到灾区,那样也许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标哥用最快的速度买了600台电脑捐给北川中学。如今,他已是北川中学的名誉校长。

  亏本收废

  对找上门来的企业有求必应,不管市场上什么价格,敞开门收购!

  不愿看到同行倒下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废旧钢铁回收市场行情一落千丈,就连钢铁行业的龙头老大宝山钢铁也在10月份突然宣布暂停回收废旧钢材的业务。陈光标却在此时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对找上门来的企业有求必应,不管市场上什么价格,敞开门收购!”

  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慕名从安徽蚌埠赶到南京,说自己借债30多万元,按照市场价2千一吨回收的废铜废铁现在全砸手里了,非要把她的废品卖给陈光标。陈光标最终一吨多加了200元钱,全部回收了过来。

  公司有人觉得陈光标在玩火。陈光标也承认,这次大胆之举确实有些冒险,“2008年7月份以前我们回收的废铜废铁,废铜5万多一吨、废铁3千多一吨,亏了差不多有一半。但是宝钢不收了,如果我也不收,不知要倒掉多少家兄弟企业。我真是不忍心啊!”

  此时,一条新闻却让陈光标吃了颗定心丸。中央下达指令,用四万亿拉动内需,其中包括扶持钢铁行业的政策。“对我来讲这又是一次机遇,我预计在今年5月份左右,废旧回收市场将恢复到2007年那样红火。”陈光标肯定地说。  

  乐善好施

  我从来没打算过让我的公司上市,上市以后捐钱就没有自由了。

  企业永远不会上市

  最让陈光标引以为荣的是,在他创业过程中,没有向银行或朋友贷过一分钱,这也是他能够放心捐赠的底气所在。多年来生意场上的磨炼,使陈光标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意经,“我从来没打算过让公司上市,我也没有那么大本事和能力去驾驭上市公司。上市以后捐钱就不自由了,还要经过股东同意,再说我总不能拿着股民的钱到处做慈善吧?”

  地震发生后,陈光标的公司生意应接不暇,全国各地近百家大型厂房等他的公司过去拆迁。“现在感觉我平时回报社会,社会无形也在给我回报。”陈光标说,很多企业都是认准了我陈光标,一个企业的老总对我说:“陈总,王老吉捐钱我们可以全家就喝王老吉,但我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你的支持,我们知道你右手赚钱,左手就去回报社会,你的行为不知唤醒了多少人的良知,支持你陈光标等于支持慈善。” (晨报记者 王娟)

  专家点评

  血性男儿 爱憎分明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会昌

  商界周刊:陈教授您好,从陈光标先生的个案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他的高成就动机特质是什么?

  陈教授:首先应该表达的是对陈先生的敬意,抛开工商企业界高成就动机者的商业成功,我们在陈先生伴随经商而做的慈善事业更应给予最高的尊重。如果有更多的成功商人能够抛开资本的逐利本质,多做一些回馈社会的慈善,那么中国的企业家群体更会彰显强大的社会示范力量。

  而在陈光标先生的个案问卷中,我们只看到一个非确定选择,即第3题他选择了3,表明在他的商业运作中有着明晰的风险意识,而其他19道题都是确定性选择,即不是1就是5,没有含糊概念,这一点表明陈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是非观念极强的人,可以称他为血性男儿。在他的确定选择中,对于第20题的选择,他也是一反常人地选择了1,表明他对自己成功的定义不以财富的多少来作为衡量标准,会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来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晨报记者 高利华)

  百度搜索:陈光标

  打开百度搜索,可以看到有关陈光标的285000篇网页。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家,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如今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10年来,陈光标累计捐赠到位款物7个多亿,资助20多万人,被称为“中国首善”。而庞大的捐赠数字只是陈光标让人肃然起敬的一个理由,更令人钦佩的是慈善事业背后他那不求回报的财富观。

  记者手记

  标哥:大情大性

  第一次见到标哥是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访谈节目《围炉论道》的录制现场。待人和蔼、慈眉笑眼,毫无半点架子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随后发生的事儿让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成为记者心中最具魅力的男人。

  短短几个小时录制时间,竟然有两个人的命运因陈光标而改变。尚小兰,一位被陈光标亲手从废墟里救出的茶厂女工,当她拿着亲手种植的茶叶送给陈光标时肯定没有想到陈光标会说出这样的话:“今后你的厂子茶叶产多少,我负责销多少!”双脚残疾的农民老孙是三鹿事件的受害者,他的遭遇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在台下时,陈光标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钱包里所有现金总计2800元塞到老孙随身带着的麻袋里,上台后他更是当着全国观众许诺节后拿出6万元钱给老孙家盖新房,通水通电并担负孩子今后上学费用。

  标哥是个性情中人。他坦言,这些年来已经记不清资助过多少孩子重返校园,帮过多少看不起病的人重获健康。在灾区,他给几百个孩子发放了印有手机号码的名片,说遇到困难就打电话找陈叔叔。刚回南京没多久,孩子们的短信纷至沓来,有的要求充话费、有的要求买文具、有的想要买火车票…… 能满足的他都一一满足。当记者问他这些年来总共捐出了多少钱时,他摇摇头说,“这个连我自己都数不清,每当我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拿出现金给他,来不及算这笔账。”

  标哥的确很爱作秀。每每做善事的时候,他总要叫上媒体和当地政府,拍照、录像、捐赠证书一个都不少。春节前夕,他带着3000万现金,率领着60多个企业家一同重返四川灾区发放过年红包再次成为电视、报纸的头条新闻。电视屏幕上,标哥公司会议室里十几米长的桌子上,满满堆着一沓沓人民币。如此高调行善也惹来重重非议。

  标哥却又十分低调。当记者当面提出采访要求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该说的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不要采访我,好好呼吁一下让更多的人关注慈善吧!”同时对于自己经营的公司极少介绍,一直神秘而隐讳。标哥虽然富有,却对自己很吝啬,手上一个普通的手机竟然在四年之内维修了8次。

  正是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公益战士更新了我们对于慈善的理解,以前总觉得慈善就是自上而下的捐助,是拿出大额支票的动作。标哥让我们看到慈善不止是7个亿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真的把自己的情感、汗水,甚至鲜血留在一个土地上,对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他教会我们,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灾难知道体恤,看到同胞知道付出心中所爱……(晨报记者 王娟)

  精彩语录

  对于企业家和富人而言,我们应当树立一种新的财富观:为富不仁者耻,乐善好施者荣。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自己的财富造福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财富才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家和富人,才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生活在人们尊敬中的慈善家,比孤独地占有银行存折上僵死的数字的守财奴要更光荣、更快乐。

  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碗水,可以自己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盛放在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就应该与他人分享。

  吃饭讲究营养,喝水可以止渴,如果一个人守着财富死去而不与他人分享,是可耻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影响更多的人幸福和快乐,我认为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