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花钱爱国”的倡议:伪命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如何看待“花钱爱国”的倡议:伪命题?
2009年01月15日 17:24 来源:沈阳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闻背景:在北京市“扩大内需、促增长,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哲建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如果政府允许这么做的话,我愿意拿出我的精力和我的财力去推动这个事情。”

  (据1月14日《新京报》)

  正方

  做一只积极消费的蜜蜂

  顾 歌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由于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现象,中国产品出口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经济发展更要仰仗投资和消费拉动,其中消费的作用尤为重要。但鼓励消费与现实效果之间存在差距,许多低收入者由于未来预期支出原因不敢消费,不少中、高收入者也不太敢花钱。

  关于消费观念,传统与现代正在发生碰撞,让我们不妨听听有个叫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讲的《蜜蜂的寓言》。最初,一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这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华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蜜蜂社会凋敝,最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节约是美德,但储蓄增加、消费减少却使经济衰退,增加消费似乎是个人的恶德,但却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繁荣,这就是经济学关于“节约的悖论”。中华民族将节俭作为传统美德,讲这个寓言也许难以让大多数人接受,但看似荒谬的《蜜蜂的寓言》却是真理。

  说白了,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消费经济,有市场才有经济;经济源于市场,市场建立在消费者的基础之上。从“双休”、“黄金周”、“房改”等名词述语中,无不体现“消费”二字在市场经济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只有消费者消费了,国家有税收,企业有利润,工人才会有工资、有饭吃。由此可见,消费也是行业,更是产业。

  需求不足何以促进经济增长?何以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在对炫耀性消费、奢侈浪费等非理性行为加以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当前主要的工作仍然是鼓励健康消费、推动需求增长,唯有如此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让国民做一只辛勤劳动、享受生活的“蜜蜂”!

  反方

  “消费爱国主义”是伪命题

  瞿方业

  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抛出“现在买房,就是爱国”的呼吁后,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又发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号召。两位代表学界的呼声未落,作为政界人物的北京政协委员李哲又建言,要“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仿佛再不消费,中国将危机四伏。

  我承认消费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但将消费提到爱国的高度,实在有些让人头晕,想不清何以消费竟然就爱国了。消费,就是花钱。如果按照消费爱国主义的逻辑,谁花钱多,就是更爱国,谁花钱少,谁就不爱国,由此推之,花钱多者爱国心比花钱少者多些,更可以推论出,钱多者成为爱国者的可能性就比钱少者要大些。

  难道民众真的不喜欢消费吗?想来理智正常者早就明白,中国人量入为出习惯的形成,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除了败家子,国人很少寅吃卯粮,借钱消费,而省吃俭用存钱无非是备不时之需,化意外之灾——要攒钱买房、买教育,要养老看病防失业,要为一家老小的生存着想,如果响应这些“爱国者”的号召,将积蓄全部花完,万一将来得病了,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失业了,谁会帮你?恐怕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那些“消费爱国者”恐怕也是听不见的,也许还认为你不消费,根本就不爱国,应当受到鄙视呢!

  国人消费谨慎,有收入不高的原因,有社保不健全的原因,有税负太高的原因。想让国民多消费,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完善社保、减轻税费等等,如是,即便你不去号召鼓励,人们也是会去积极消费的。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