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离” 中资银行迎来“单飞”契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外资“撤离” 中资银行迎来“单飞”契机?
2009年01月19日 09:4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刚进入新年,已经在2008年金融危机大熔炉中煎熬了一年的国际金融大鳄们以复杂的心态把手中“香饽饽”——中资银行股份抛出。

  尽管市场对他们的行为早有预期,但在过去的半个多月中,对这些大鳄们的撤退之举争议声仍不绝于耳。

  有人认为,这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已然抛却了“战略眼光”,在中国经济调整之时,他们会抛弃短期内同样不被看好的中资行。不过客观地看这个问题,可以发现,无论是套现自救论、还是看空论可能都无法全面地解析这场密集发生的风潮。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战略投资者曾经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什么,而当他们离去之时,中国的银行业是否仍然继续像过去几年那样高速地发展。

  有市场人士认为,他们的离开或许会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这或许就是硬币的另一面。

  捉襟见肘无奈“撤离”

  2008年的最后一天,也即解禁首日,瑞士银行正如市场猜测清空所持33.78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8.08亿美元。

  瑞银的举动只是一个开始。

  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以每股3.92港元减持建设银行56亿股H股,持股比例从原来的19.1%下降至16.6%,套现约28亿美元。

  同日,李嘉诚基金会出售所持20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5.24亿美元。

  1月14号,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又悉数出清所持108.09亿股中国银行股份,套现约24亿美元。

  这一系列接踵而至的事件被各方解读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果,即这些外资行在动荡的2008年,伤痕累累,财务危机突显,急需回收流动性。

  回首过去的2008年,不难发现,这些急于“撤离”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无一不在去年因自身资金紧张求助政府。

  本月16日,美国银行发布财报,2008年第四季度该行爆出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达17.9亿美元。而前年同期,该行盈利2.68亿美元。

  同日,花旗集团也发布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当季该集团连续第五个季度亏损,亏损额达82.9亿美元。前年同期,该集团亏损98亿美元,去年全年,花旗净亏损187.2亿美元。

  就在16日,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宣布向美国银行再注资200亿美元,并为该行价值1180亿美元的资产提供担保,旨在帮助该行顺利完成对亏损累累的美林的收购。而此前,政府已向美银注资250亿美元。

  去年11月,RBS接受英国政府注资200亿英镑(合290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在因金融危机获得政府救援并被控股后,RBS新任总裁斯蒂芬·赫斯杰改变了该行的经营目标,收缩了原来的扩张业务,将其回归到本土业务,而英国政府也进一步希望RBS专注本土,为英国走出危机更尽一份力。

  瑞士政府此前也向陷入困境的瑞士银行注资52亿美元,与此同时,瑞士央行还宣布从瑞士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移除600亿美元不良资产的计划。

  政府的紧急救助突显了这些外资机构糟糕的财务状况,也因此,出售手中资产,回收流动性成为当务之急。正如建行相关人士所言,美国银行源于自身财务状况,减持建行股份酝酿已久。

  一分析人士则进一步对记者表示,以RBS为例,考虑到汇率因素、分红等,此次RBS清空中行股份,年复合收益率不超过20%,此时并不是抛售的最佳时机,因此,清空自身原因更多。

【编辑:蓝玉贵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