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何时不坐“过山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猪肉价格,何时不坐“过山车”?
2009年05月02日 08:27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期关注:猪肉价格

  编者按: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利润明显下滑。现在生猪养殖户会不会亏本?他们期盼什么政策?养猪业如何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请看本期推出的相关报道。

  如何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

  加强猪肉价格的宏观调控

  本报记者 冯 华

  ●加快培育壮大生猪养殖者协会;在肉价过低时要采取价格干预措施;应用好库存、进出口等调节手段;大力支持猪肉加工业发展

  记者:猪肉价格自今年2月份以来持续下跌,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下降,请问您怎么看待生猪价格下跌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李国祥:猪肉价格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下跌是周期性波动的表现,而且这是被放大了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是难以避免的,这轮周期性波动被放大,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又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供给方面,投资膨胀,养猪过多;需求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预期收入不好,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停滞,猪肉消费减少。供给量大幅度增加,需求量明显减少,市场价格过度下跌难以避免。

  猪肉市场剧烈波动根本原因在于宏观调控乏力。从我国生猪生产的调控实践来看,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增产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相对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对稳定产量,或者促进供求平衡方面的调控能力严重不足。政府部门只注意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对价格过低往往无能为力。作为能够影响生猪生产的行业组织发育严重滞后,目前民间行业组织在我国生猪生产安排方面尚发挥不了作用。

  记者:猪价大起大落对产业发展会有哪些不利影响?如何避免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

  李国祥: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将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将面临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特别是小规模养猪户,破产难以避免,退出养猪产业可能成为必然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低,虽然于己有利,但短期猪肉价格过低,必然会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猪肉高价迟早又会重演。

  避免生猪市场过度波动,唯一的路径就是在发挥好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搞好宏观调控。一是要加快培育行业组织或者生猪养殖者协会,由行业组织直接干预生产,促进生猪供求平衡。二是政府要反周期调节,在肉价过低时一定要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保护好生猪的生产能力。三是应用好库存、进出口等手段调节猪肉市场的供应。当前情况下,要选择一些核心产区和核心农户,把必要的生产能力保护住;同时应大力支持猪肉加工业的发展,搞好库存调节。

  记者:从长远来看,您认为应如何建立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李国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仍将继续扩大。因此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生猪波动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养猪户要适当减少补栏的数量,但不要轻易地放弃养猪。而且对于养猪户来说,盲目地全部退出养猪行业,在市场价格恢复后将无法获利。

  从长远来看,实现我国生猪的健康发展,关键是保持猪肉价格合理水平,或者确保生猪养殖者能够实现合理盈利。这就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要树立猪肉的供求平衡调控目标,增强调控能力;二要加强市场预警;三要保护好生猪的核心生产能力;四要提高养猪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猪价连续下跌,让黑龙江省兰西县的养猪户着急上火——

  猪价,何时不坐“过山车”?

  本报记者 曹红涛

  肉价下跌,饲料上涨

  养殖户着急上火

  兰西县长岗乡长新村的张国栋,是全乡养猪致富的典型。2002年以来,教师出身的他采取自繁自育的饲养方式,“滚雪球”逐步做大,现存栏母猪80多头,去年出栏育肥猪达1200余头。

  谈起自2006年9月到2008年底那拨长达30个月的好行市,他满是幸福和眷恋。“去年最高卖到每斤八块四,每只育肥猪净赚600块,一头母猪年净赚在7000元以上呢!”张国栋用“喜笑颜开”来形容那时的心情。

  前些年长新村几乎家家养猪,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猪多价贱愈演愈烈,肉价最低掉到2.5元/斤,养一头猪至少赔80元钱。猪羔子送人都不要,许多养殖户把种猪和母猪都卖光了,发誓再不养猪。

  “有波谷就有波峰,猪价肯定会有涨的一天。”张国栋咬牙坚持了下来,并终于在上一拨上涨行情中赚了个钵满盆满。一些当年发过毒誓的人,又隔三差五地把猪羔子抱回了家。

  然而,价格又再次滑入低谷。“去年底价格开始一路下跌,现在每斤只能卖到4.3元,”兰西县种猪场场长王亚波说,猪价走低直接影响到种猪销售,“去年这会儿平均每天能售出60头以上,现在每天也就在20头左右。”

  屋漏偏逢连阴雨。那边是肉价掉,这边饲料价格却在涨。“去年干玉米是六毛一斤,现在潮粮就要六毛六,干的至少要七毛五。”兰西县民猪产业协会的申汉彬介绍,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七成以上,饲料价涨让养殖户雪上加霜。

  “喜笑颜开”终于变成了“愁眉紧锁”。以兰西县平山镇吉兴村周家店屯为例。该屯共有农户56户,去年养殖户最多时达到42户,仅养猪一项户均年纯收入达1.2万元。而两个月前,陆续有散户开始卖母猪,到4月初,这个屯仅剩不到30户仍在坚持,而且这个数仍有缩减趋势。

  政策红利提振信心

  低谷时要加大补贴力度

  兰西县畜牧局局长郑照利介绍,兰西县自2001年起将生猪产业作为该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倾力扶持。几年来,县里把农业开发、扶贫开发以及信合资金共2亿多元,集中捆绑投入这一产业,实现了“育在场上、繁在点上、养在户上”发展模式。

  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标准化猪场建设扶持”等十项优惠政策,黑龙江省也加速推进以动物防疫为主的畜牧服务体系建设,计划从2008年起三年内投入3280万元扶持生猪产业。

  这些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兰西民猪产业的大发展。到2008年末,全县年出栏商品猪近百万头,二级扩繁场455个(年出栏500头以上),专业户达到8500余户。

  政策红利,也让张国栋这样的养殖户信心倍增。2007年,国家的“能繁母猪补贴”是每头50元,去年涨到每头100元,他多得了4000元。去年,他又得到了省里的近十万元项目扶持。两年来,他共新建了600多平方米的标化猪舍,产能稳步提高,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显著增强。

  业内人士建议,现在是生猪市场的低谷,应当加大补贴力度,调动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

  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标准化程度、产业发展层次普遍较低。黑龙江省畜牧局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生猪市场的宏观调控。丹麦等一些国家的行业协会在生猪的区域布局、生产计划、市场准入、价格形成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调控功能,有效地抑制了市场波动,值得借鉴。

  养殖户最期盼

  市场不再大起大落

  市场的大起大落,无论对公办的种猪场还是养殖大户,都是严酷的考验。

  在兰西县种猪场,场长王亚波对工作人员强调加强饲养管理,坚决不能死猪。另外,在饲料配方上,适当增加粗饲料成分,以降低饲养成本。

  在兰西镇的东北民猪养殖场,老板于忠会也开始考虑“精兵简政”,准备将五人的办公室裁至三人,五名更夫也至少裁去一人。以往喂饲料大手大脚的饲养员,现在开始谨慎起来。副场长王儒说,为缓解目前的资金周转压力,一线饲养员的工资照发,而管理人员的工资就要先欠着了,自己今年一月份的工资到现在还没领到。

  对于很多养十几、几十头育肥猪的小散户而言,船小好掉头。难的是那些“自繁自育”的二级扩繁户。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有的已开始淘汰繁殖能力差的母猪。看上去是“只出不进”,而如果卖光母猪走人的话,那干脆就是亏本。经历过几轮市场波动的他们,大多理智地选择咬牙挺住,等待“过山车”掉头向上。

  这节骨眼上,他们最缺的是流动资金。郑照利近日在基层调研发现,455家二级扩繁户中急需贷款的达到67户,户均资金缺口在8万到10万元。好消息是,连日来,县领导与农村信用社协调,很快这笔贷款就能下来。这种政府贴息的贷款,以往普通养殖户“想都不敢想”。

  看透了生猪市场波动的周期率,养殖户们已能更理性地面对价格下跌,各部门也开始更积极地携手应对。但这种恶性的震荡与被动的应对,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张国栋说,宁可少赚点,也愿意市场稳点,那钱赚得才踏实呢。

  有人建议,如果国家补贴能集中用于建设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或延伸产业链条、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应该能起到更好的产业引导作用。

【编辑:张中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