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分类通关破解通关瓶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海关总署:分类通关破解通关瓶颈
2009年05月25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消息,分类通关改革试点一年后,上海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张亚平解读了此项破解通关瓶颈的海关改革,“报关单一递进海关,海关通关作业风险分析系统立即对其进行了100%的风险识别,将报关单证划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同时,海关结合企业资信情况和有关管理要求,具体实施计算机自动验放、重点监控验放等多种作业方式。”

  2007年12月27日上海海关启动通关分类改革试点以来,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海关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单证实施不同的审核力度和不同的布控水平,对大量风险等级较低的报关单证实施计算机自动验放或人工快速验放,降低布控比例,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于高风险单证的审核与查验,逐步实现通关作业方式由“纸面人工为主、逐票审核”向“电子自动为主、重点审核”转变。

  “分类通关改革试点不是简单的作业方式变革,而是对海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一次全方位改革。”上海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张亚平说。

  改革试点中,上海海关遵循“海关与企业双赢”的原则,充分体现企业“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管理理念,实现了管理重心从“以货物为主”向“企业与货物并重”的转变。分类通关作业模式,使更多资信好的企业从中受益。而为了完善企业分类评估,提高企业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上海海关研发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并进一步细化了改革试点企业评审条件。截至2009年1月31日,共评定上海地区进出口企业AA类63家,A类774家,C、D类企业共124家。

  海关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了风险参数管理、货到前舱单风险分析等多个管理系统,为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业务工作的有机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自改革启动至2008年底,上海海关通过无纸通关和计算机自动验放处理的单证约占55%,加上人工审核的低风险单证,约86%的出口单证实现了快速验放。

  上海海关分类通关改革试点一年多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关长孙毅彪表示,“我们将不断深化改革成果,为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开展积极实践,在为守法企业提供贸易便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海关的监管和服务水平。”

【编辑:邱观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