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技术引进的政策比较 中国存在"慢、差、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日技术引进的政策比较 中国存在"慢、差、费"
2009年06月12日 09: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日两国同样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的,但效果却不尽相同。除了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科学技术基础,关于技术引进的不同方针政策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二战后,日本自我评估其与欧美国家的技术差距大约为20年。于是,从1950年代初开始,它掀起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热潮,到1980年代初,在产业技术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与美国相比,在43种主要产品、186项技术指标当中,超过美国的有54项,赶上美国的有60项,不及美国的有72项(《读卖新闻》1982年7月28日报道)。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才真正获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正常条件。30年来,我国虽然在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依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科技部《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2003年)进行的关于高科技现状的调查报告说,在218个项目中,我国有1项居领先地位,有27项与领先国家处于同等水平。

  仅就引进技术的效果而言,不能不说日本是“快、好、省”,我国则是“慢、差、费”。其原因就在两国不同的方针政策之中。

  外资政策方面

  对于外国资本,中、日两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这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直接影响着技术引进的效果。

  日本于1949年12月制定《外汇及外贸管理法》,翌年10月制定《关于外资的法律》,正式拉开引进国外技术的序幕。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民族工业发展,日本对外资的进入作了严格限制。如“外资法”规定:外国企业在日本国内的投资,股份不得超过50%,而且要有益于提高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和增进就业及改善日本的国际收支。

  日本政府的主管部门———通产省(现经济产业省的前身)始终掌握着对外资进入和技术引进的审批权。其前提条件是,国内企业及国产品要初步具有与外国进行竞争的能力。

  日本的这种外资政策保护了国内市场免遭外国商品的挤压与垄断,为日本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包括技术研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我国对外国资本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实行“权力下放”政策,大大降低了外资进入中国的门槛,同时也下放了对技术引进的审批权限。这使得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而展开竞争,几乎是不加选择地引进低档次、简单的生产线,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屡禁不止。

  现在看来,这种外资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民族工业被迫面对资金和技术实力强大、在中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的跨国公司,技术发展受到严重削弱与制约。

  “国产化”方针方面

  实现引进技术的“国产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目标,二战后更贯彻了“一号机进口,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的不成文方针。

  日本政府根据振兴产业的需要对技术引进提供政策导向。战后不久,为恢复和发展经济,政府确定了“倾斜生产方式”,先后把钢铁、电力、造船等基干产业列为支持重点。如1951-1961年,日本对钢铁工业实施两个“产业合理化计划”,积极支持和鼓励钢铁企业引进欧美国家的炼钢技术、轧钢技术和高炉技术等先进技术。起初,日本也是以购买先进设备为主要引进技术方式的。不过,它在引进第一套设备之后就努力实现“国产化”。就这样,从1966年起,日本便开始出口钢铁生产技术了。

  1951-1961年期间,日本共引进国外技术1062项,资金为1167亿日元,按当时汇率(1美元兑360日元)计算,仅3.2亿美元。在这期间,日本把技术创新能力主要用于消化、吸收引进的外国技术上,结果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国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就提倡引进技术的“国产化”,在政府的相关文件中也有规定,不过,这些规定似乎大都停留在一般要求上,缺乏整体战略与分清轻重缓急的重点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引进技术“国产化”至今还被列为第三种“自主创新”的位置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一向把购买成套设备作为扩充产业规模与增强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这使反复引进成为理所当然,从而削弱乃至抵消了“国产化”方针。

  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至2006年,我国用于引进技术的资金多达2000亿美元。直到近些年来,我国才在不断引进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些技术的“国产化”,不能不说是代价太大,时间太长,速度太慢。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