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非典型"复苏 股市"理性分享"中期成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非典型"复苏 股市"理性分享"中期成果
2009年08月11日 07:10 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由于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亦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冲击——这是我们研究和判断中国经济及股市趋势的基本逻辑。如果把中国经济复苏与全球经济复苏看成是一回事,认为全球经济不回升中国经济就不可救药,就可能犯逻辑上的错误。主要理由如下:

  一、中国经济是非典型经济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加快经济增长和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国家战略的唯一选择。中国必须追赶和超越一些经济体,才有出路;中国经济必须是“赶超型”经济。

  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那么,不管中国经济“冷”还是“热”,从主观考虑上,都是要加快发展。中国在中长期执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必要的。

  近期,围绕扩张性货币政策出现的争论,其实一个主要根源是:一些人对成熟市场经济体的理论“充满迷恋”,对于中国这个经济体特殊性的认识十分缺失。

  二、中国经济周期是非典型周期

  从全球市场经济体运行的一般情况来看,之所以有经济周期,直接原因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不一致。经济周期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普遍现象。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是有不同的。

  简单说,计划经济体制能够自动把经济推向扩张阶段,并最终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进而出现萧条。市场经济体制则不仅能够可以把经济扩张和需求膨胀,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又会把经济推进到收缩阶段,后一种推动力来自于企业的硬预算约束。

  中国作为转轨过程中的一个经济体,兼具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既存在把经济推向过热的力量和机制,也存在把经济推向过冷的力量和机制。这种双重约束是两种经济体制转换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其经济运行结果是经济扩张期较长。

  按波谷年计算,始于1999年的新一轮经济周期,直至2007年进入收缩期,其中扩张期长达8年。按波峰年计算,本轮经济周期始于1992年,止于2007年,周期的波长长达15年之久。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