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取消无时限 污点可能保存终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取消无时限 污点可能保存终身
2009年09月21日 09:59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抹不去的“污点”?

  现在信用卡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拥有一张、几张甚至十几张信用卡,但是在我们享受信用卡带来的便捷服务时,有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不经意的几次信用卡还款不及时,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我们来认识一个人。

  我们在享受信用卡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张小姐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每个月收入有8000元,在今年楼市逐渐回暖的情况下,杨小姐担心房价继续走高,于是动了买房的念头,但当她来到北京伟嘉安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准备向银行申请房贷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自己已经上了银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

  房贷申请者张小姐:“找他们贷款,然后他们跟我说我现在的(信用)记录不太好。”

  原来,在业务员帮张小姐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在核实她的信用记录后发现,张小姐名下有四张信用卡,并都有过几次还款逾期记录,这样一来,一些银行就拒绝了张小姐的房贷申请。

  张小姐:“因为我的工作性质是经常要在外地走,来回走,可能没有按期还,他说这个可能影响我做贷款。”

  记者:“影响有多大?”

  张小姐:“我也不知道会影响那么大,原本说能给我贷八成,现在说只能贷七成。”

  从参加工作开始,张小姐就陆续办理了四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但在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之余,她并没有意识到按时还款的重要性,产生了多次逾期记录,最长的一次逾期长达一个月。谈到不良信用记录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张小姐感到十分委屈。

  张小姐:“因为之前我是不太清楚这个规定。”

  记者:“是不是也没人告诉你?”

  张小姐:“没人跟我说过,但我就认为钱到期就没差太长时间,我认为我换上了我没欠钱就行了。”

  经过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的努力,最终有一家银行受理了张小姐的贷款申请,但银行要求张小姐必须支付30%的首付款,这样一来,张小姐预期的首付从38万元一下子增加到了47万元,并且不能享受七折的优惠利率。工作人员还告诉她,信用不良记录将会一直存在下去,对此,张小姐感到非常担心。

  张小姐:“这个我觉得不太合理,因为我现在年轻,不可能就买一套房子,如果买第二套的话,还是要做贷款,我说这个会不会就是说永远就这样了,以后会不会不给我做贷款了。”

  其实,很早以前我们就接触到了个人信用记录这个词汇,但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旦有了不良记录,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很多人都一无所知,现实生活中有刚才我们看到这样遭遇的也大有人在,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的记者从贷款中介公司了解到的情况。

  在北京伟嘉安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企划主管吴昊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公司在为消费者办理房贷时发现,因为不良信用记录而被银行拒之门外的情况时有发生。

  北京伟嘉安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企划主管吴昊:“从我们现在统计的数据来看,交易类贷款中,借款人因为信用卡逾期或者是第一套房的房贷逾期,然后贷款不能够按照正常的贷款手续批贷下来的量,大概能够占到10%左右,非交易类贷款,就包括抵押消费这种的,可能银行审核会更严一些,借款一般批不下来的大概能占到30%到40%左右。”

  吴昊表示,个人信用记录产生污点,主要还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对个人信用认识不足。

  吴昊:“可能有些大学毕业生都是胡乱填单子,办了十张或者几十张信用卡,刷卡的时候认为钱不是自己的,还款的时候还不上,有可能像我们之前的贷款客户,有几十次、几百次这种逾期,这种的话银行就很难给你批贷了。”

  吴昊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信用卡持卡人如果出现连续3次逾期还款或者是累计6次逾期还款,批贷审核比较严格的银行将不会同意发放贷款。对此,吴昊提醒大家要努力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免给今后申请大宗贷款带来麻烦。

  吴昊:“在银行,只要是你,包括买电话卡,你存煤气、水电(费)这种的,都可以在央行的征信系统中体现出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人信用报告,那么如果说你在申请买房的时候需要贷款,我们首先会让借款人查你的信用报告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一个等级,然后银行根据客户的资质,评定他能够贷多少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