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进入“快车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海外投资进入“快车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
2009年10月27日 16:32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一场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再次聚焦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准,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即将于11月3日至4日在北京拉开序幕。据悉,届时将有122个国家的企业和大批有志于海外投资的国内企业参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世界以来,海外投资再次成为国内舆论界和实业界一个焦点话题。

  海外投资进入“快车道”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对外投资正在进入“快车道”。

  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占78%,同比增长63.6%;金融类115亿美元,同比增长6.8倍。而今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有望超过国外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数额。

  据渣打银行估计,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500亿元至1800亿美元,而同期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约为800亿元至1000亿美元。全球最大财经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认为,中国海外并购总额已仅次于德国,位居全球第二。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跨国投资与并购活动急剧萎缩,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异军突起,进入“快车道”,这其中的奥秘何在?

  “海外投资热潮的出现,有其外在原因和内生动力。”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范春永分析说,首先,中国经济30年来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资本,当投资境外投资比境内可以获得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时,这些资本自然就会流向境外。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经广泛进入跨国生产过程和全球生产网络之中,但是中国位居劣势的研发、资源、能源、零部件等上游生产活动和终极产品的物流、批发、零售等下游市场活动往往发生在境外。

  “为了保证供应链和市场的稳定,避免外部要素发生意外给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便产生了向境外上游生产活动和下游市场领域进行投资的战略需求。”范春永指出。

  再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许多国家当前正面临资金严重缺乏的困境,形成了对外来资本的深度需求,众多企业纷纷到中国寻找买家,而且出价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各国政府对外来资金的一些限制有所放松,政治门槛有所降低。而中国的银行资本金充足率比较好,将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属世界之最,人民币坚挺,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本成本较低。

  这样自然就给中国企业去海外投资收购带来机会,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购买到外国的优质资产,尤其是中国短缺的资源型和高科技型的资产。

  最后,强势的人民币也是促使中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据估算,截至2009年1月,人民币实质有效汇率同比升值8.6%,自2005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17.5%。再加上近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而美元对世界各主要货币贬值,这就相应增强了中国企业拥有的等值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很多商品、资产的价格较之过去显得比较便宜。

  无独有偶,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认为,中国存在巨大的资源需求,以及中国企业和政府具备的良好财务状况是中国企业能够掀起一波又一波海外并购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则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海外投资热潮出现的原因。他认为,我国的企业处在一个升级转型的关键时候,一方面,一些核心技术还是缺少;另一方面,品牌和营销的网络也比较欠缺。在这轮“走出去”的过程里面,通过海外的并购,通过海外业务的扩展,这些企业更希望获得上述这些战略性资产。

  此外,政府层面的“推波助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推手”。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今年4月,商务部发布了针对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既包括与投资合作有关的基本信息,又列出了中国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企业以必要的提示和建议。这一举措,增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