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吴存荣:合肥创新城市的创新试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合肥市长吴存荣:合肥创新城市的创新试验
2009年10月30日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合肥10月30日电 (记者吴兰) 30日,2009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落幕,合肥市政府向外通报此次对接会的成果为自主创新金融合作项目、自主创新对接项目共244个成功签约,总投资金额约828.4亿元,另外发布展示高新技术项目2000多项的丰硕成果。

  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被认为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她也已经成为吸引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安徽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此间官员的共同观点。

  合肥,中部内陆省份城市,安徽的省会。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多年以来,该市一直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推动合肥跨越式发展。合肥市长吴存荣接受采访时说,合肥,正在力寻创新之路,进行创新实验,旨在打造中部地区中等城市的创新“样本”。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巢湖之滨,自秦建县以来有两千多年历史,但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初,合肥仅五万人口、五平方公里左右的县城规模。目前,城市面积超过七千平方公里,总人口五百零一万。宋代清官包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晚清重臣李鸿章、著名科学家杨振宁都是合肥人。

  吴存荣说,合肥没有矿产等自然资源,连地下水水资源都没有,那么发展优势在哪里?该如何发展?走沿海城市发展老路?创优势跨越发展?面对如是问题,合肥经过多方讨论,得出合肥的发展应培育创新型产业为目标的结论。合肥应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努力,把自身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示范效应。

  据了解,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国家21项大科学工程,有4项座落在合肥,密集度仅次于北京;合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各类高校56所,在校大学生和科技人员65万多人,占城市人口比重全国最高;合肥以7%的人口,拥有全省45%的科研机构、70%的中央驻皖科研机构、99%的博士学位人才等等,合肥还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电38所等国家级高水平科研研所。

  吴存荣分析说,合肥虽为全国著名科教城,但是科教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之间反差很大。到2000年初,合肥的支柱产业仍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建立的科教优势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与合肥在全国的科技地位极不相符。为摆脱此种尴尬,合肥一直努力探索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的路子,使科技真正成为合肥乃至安徽发展的重要引擎。

  吴存荣说,从国家层面来看,也在积极寻求创新“试验田”,为中部崛起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探路。合肥作为中部地区中等规模和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科教智力资源密集,是非常好的样本,非常好的“试验基地”。

  吴存荣说,2004年合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是合肥发展的契机。几年来,合肥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理,加快推进试点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合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在自主创新方面制定很多政策如《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等,使得为自主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条件、给予充分奖励等有据可依。

  据了解,2008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跃过2000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首次突破1000亿元,为1057亿元,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1%。

  谈及合肥自主创新未来的发展蓝图,吴存荣市长说,到明年基本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等显著提升,成为最具科技创新活动的区域之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而到2020年,合肥则要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著名的科学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