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综述: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2009年11月11日 1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电 (记者闫晓虹) 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过一成,到二0一五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中国仍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正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

  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的亚洲制造业论坛二00九年会日前在京举行。在此次制造业的“思想盛宴”上,各路专家见仁见智,共同为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把脉,献计献策。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制造业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在中国有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必须思考如何安排与要素结构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业不能脱离制造业的发展。中国不能离开制造业。他说,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最好能够并驾齐驱,其中投资现在只能由政府拉动。在汇率问题上,只要中国不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长期来看人民币仍有升值倾向,随着美元进一步走强及亚洲大部分货币进入贬值通道,人民币短期内的波动甚至小幅贬值属于正常现象。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二00六年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分别约为二成六、一成四、二成六和一成二,相对来说中国占的份额最小。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不能估计过高,自以为是制造业的大国,实际上我们还没掌握先进制造业的很多核心技术。美国仍是世界上制造业的第一大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中国必须紧紧围绕保增长、惠民生、调结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注重培育和发展新兴自主产业;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机制,加快企业兼并重组。

  全国政协委员、亚洲制造业协会副会长陈经纬说,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优势不够、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科技与生产相脱节等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尽快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制造业强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约为一成五左右,这表明科技与生产相脱节现象严重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因此,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必须把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升级,作为优先的选择和首要任务。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强调,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注定了世界制造业行业还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选择。这轮危机中,中国制造业依靠稳健的国家经济,在“走出去”方面成熟不少。部分行业结构及时得到调整,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中国和欧美先进制造业比较,差距至少还在三十年、五十年,但我们比别人起步至少晚了一百年,所以,我们应自信比自卑多一些。当前及今后长期期,应把科技进步作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加快升级与转型的重点。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认为,在防止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死灰复燃的同时,也要理性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避免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应利用资源和市场约束力增强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和信息业的融合,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基础性产业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中国制造业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有未来和明天,中国经济才能保持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