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不错过每一次暴富的机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刘益谦:不错过每一次暴富的机会
2009年12月09日 11:0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他曾在一只股票上获利百倍,也曾因为政策突变而亏去90%;世纪之交,他曾是上海滩名噪一时的“法人股大王”,十年以后,他摇身变成名扬全国的“增发股大王”。有时候,他出入各大艺术品拍卖场,挥金如土;有时候,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关注股票价格每一分每一毫的变化,掐着指头算账。他的学历只有初中水平,却是真正的投资高手,20年来白手起家财富积累超过百亿,却依旧如马拉松跑者般坚持不懈地工作。

  他,就是本期投资高手的主人公,上海新理益集团董事长,46岁的刘益谦。

  倒腾国库券:钱生钱的道理

  刘益谦出生于上海老城区一个普通家庭,初中毕业后便踏上社会,跟自己一个做皮包生意的亲戚学手艺,每天干的活儿就是用锥子给皮革钻眼这样的体力活。1984年,20岁出头的刘益谦在上海老城隍庙的豫园附近开一个小杂货店,之后不久,又买了两辆出租车,一辆自己开,一辆雇人开。正是生活的磨砺让刘益谦有了捕捉每一次暴富机会的敏锐嗅觉。

  上世纪80年代末,刘益谦走出了利用手中闲钱进行投资的第一步,开始倒卖国库券。“那时候国债发行困难,虽然利率高达10%以上,可是还没人买,负责发行的银行只好打折促销,最低打到七折。”刘益谦一边回忆一边给记者算账,“当时我粗粗算了一下,利息加折扣,一张100元的国债,一年下来变成了140元,40%的收益相当不错了。”刘益谦说,“从倒腾国库券开始,我好像一下子开了窍,懂了钱生钱的道理。”

  此后,在1990年初豫园商城公开发行股票时,刘益谦用手中的闲钱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进豫园商城100股原始股。“那个时候的股票是稀缺商品。1992年这只股票最高涨到每股1万多元,我捂到最高价出手的。”今天在总结这次投资时,他说:“完全是市场给了你机会,你要做的只是常识性的选择。”

  炒认购证:简单的加减乘除

  作为上海滩第一批认购证的大炒家,至今他还清楚记得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认购证总数量是207万张。而刘益谦自己仅出资3000元买了100张认购证,其它成千上万张都是他“空手”套来的。

  他回忆说,当时大多数人炒认购证的目的是赚取差价,而没有搞清楚这个东西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在于中签后可以认购股票,因此中签率才是关键。“我经过调研和简单的计算,大约算出这个中签率是10.3%,这也就表示理论上100张认购证至少有10张会中签,而当时每100张认购证成本价3000元,最高时炒到了1.9万元。假如明天就要摇号,那么今天我以每张200多元的高价收购1000张认购证,但是我并不交付现金,而是与卖家约好,明天摇号结果出来后再交款。实际情况是,当时每一张中签的认购证已经炒到了3万元。那么,我花20万元买的1000张认购证,理论上至少中100张,价值300万。”

  “就是这么简单的加减乘除,当时却很少有人去算,发财的机会就擦肩而过了。”时至今日,刘益谦谈起认购证仍然不禁唏嘘感叹。

  不过,在认购证上刘益谦也失过手。1993年底新疆发行了一种认购证,当时承诺该认购证持有者可获得1994年全年新疆省内所有新股的认购权利,刘益谦购买了300多万元。不料,1994年证监会取消了股票认购证制度,新股申购开始实行上网定价全国发行,这些高价认购证立刻大幅贬值,刘益谦的300多万元亏掉了90%多。刘益谦说,“那次的经历对自己的教训是深刻的。自从那次之后,我对每一笔投资的态度更加谨慎,并且自此之后10多年来,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投资风险。”

  预判政策变身“法人股大王”

  2000年1月初,刘益谦看准了政府将推动国有法人股全流通问题的解决,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自然人不能从事法人股交易行为,他发起成立新理益公司,目的就是在一级半市场收购法人股。接下来的两年里,刘益谦指挥着新理益四处出击,通过协议受让或竞拍方式大量收购上市公司法人股。据不完全统计,新理益一度同时出现在1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股份总量约2.5亿股。正是因为这种大手笔的法人股投资行为,为刘益谦赢得“法人股大王”的称号。

  谈起当年疯狂收购的背景,刘益谦现在仍颇有几分自得:“2002年政府果然启动了国有股减持行动,这证明我当时的判断是对的,只不过后来因故停掉了。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才真正解决了全流通问题,说明我当初的判断完全正确。”

  刘益谦低价吃进的法人股,不仅可通过将其质押给金融机构盘活资金,而且在法人股拍卖市场上还能倒手变现,攫取价差。例如,新理益投资的一汽轿车1950万股法人股的代价为1950万元,股改对价支付后剩1625 .13万股,新理益累计获利达到1.48亿元;在安琪酵母身上,累计获利1 .8亿元;在中体产业上获利超过8亿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