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冲击波引发全球电影产业震荡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阿凡达》冲击波引发全球电影产业震荡 (2)
2010年02月11日 11: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本

  运作模式新鲜独到本土影片叫座叫好

  电影《阿凡达》在日本公映以来,获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但由于本土影片在日本电影市场长期占据相对优势,并与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互动,《阿凡达》在日本并未引发轰动效应。面对美国电影3D化趋势,IM A X影院在日本院线中至今仍是很少,从而避免了人为扩大美国电影在本国市场的优势。

  票房不错但波澜不惊

  《阿凡达》自2009年12月下旬在日本公映以来,已经连续四周获得周末票房第一名。据《产经新闻》统计,其票房总额已超过6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其前四周票房增长速度已超过曾在日本进口电影中名列前茅的《哈利·波特》系列,很可能创下继1997年《泰坦尼克号》之后进口电影的又一个新纪录。

  但是,《阿凡达》并没有在日本社会引发较大反响,成为“公众话题”。日本几大主流报纸基本没有关于《阿凡达》的报道和评论,电视上也少有介绍。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一些日本民众,大多数都没有看过这部影片,而且也没有要去观看的打算。

  在院线方面,《阿凡达》的地位同样也并不突出。院线对《阿凡达》的场次安排反映了市场的喜好。在《阿凡达》上映期间,日本国产电影依旧占据了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的半数,其中排名第二的日本电影《野田急之歌最终乐章前篇》仅比《阿凡达》提前一周上映,五周来取得了32亿日元票房,达到《阿凡达》的一半。而这部基于热门电视剧改编的电影,成本远小于商业大片。

  日本“ 川日中友好基金”研究员玉腰晨巳长期从事中日社会比较研究。他认为,日本的文化市场和电影市场较为成熟,民众通常有各自的文化消费和电影观赏取向,且本土电影也较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一部进口电影如无特别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或契机,很难成为公众话题。

  日美电影平分秋色

  日本本土电影产业的发达,是其与美国电影进行竞争的基础。在几乎完全开放竞争的情况下,日本电影业在国内市场仍能对美国形成一定优势,且时常涌现出著名导演、演员和精品力作。东宝、东映、松竹和角川等四大电影企业均拥有雄厚实力。

  根据日本电影行业组织“日本映画制作者联盟”的统计,日本全年放映影片约800部,其中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基本各半。2008年,日本放映的国产电影达到388部。

  在日本电影市场票房中,国产电影占据一定优势。“日本映画制作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年52次周末票房排行中,日本国产影片30次获得第一,进口影片则为22次。自2001年以来,日本电影市场票房前10位的影片中,有五部是日本国产片(含一部日美合拍片),五部是美国影片;日本观众人数最多的10部影片中有六部为日本国产片。

  培育本国电影竞争力

  日本电影产业之所以拥有较强竞争力,与其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有关。

  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的制作过程如下:在同一个媒体集团下,首先由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小说或漫画作品,如果市场反响良好,就会由影视制作部门(或有固定关系的其他电视台)以原作为基础,制作动画片或电视连续剧。当电视作品在市场上获得一定认可,积累一定观众基础时,制作方就会推出相同主题的电影,甚至可能推出影片续集。对媒体集团而言,这种“剧场版”电影有诸多优点:产业链长,市场风险小,观众群体有保障,投资收益稳定。

  此外,日本电影企业还注重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的结合。比如2004—2006年期间,在当时安保政策成为社会话题的背景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一批与自卫队有关的畅销书。松竹等电影企业随即跟进,拍摄了《亡国的宙斯盾》《战国自卫队》和《男人的大和》等一批军事题材影片。这些影片在当时的环境下,既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又产生了投资方希望的社会效果。2009年,《读卖新闻》和东映集团联合炒作基于畅销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彷徨之刃》,力图推动提高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也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日本,电影已不仅仅是艺术或商业作品,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运用各种平台影响社会舆论甚至进而影响国家政策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电影企业还非常重视院线与电影生产之间的协调关系。以IM A X为例,日本虽然电影产业发达,但全国仅有四家加入商业院线的IM A X影院。

  玉腰晨巳说,日本电影制作集团往往拥有自己的院线。从目前情况看,日本电影生产商并不打算向3D化转型。他认为,日本电影一向不追求视觉震撼和刺激性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院线大量修建IM A X影院,新增的IM A X市场必然会被美国电影占领,这反过来会对日本本土企业造成冲击。所以,日本电影企业不会用自己的硬件投资去给美国企业开拓市场。(记者 刘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