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成通胀投资最后棒棒糖 中游4行业抬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资源成通胀投资最后棒棒糖 中游4行业抬头
2010年04月12日 15:53 来源:理财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通胀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们已经不再可能像鸵鸟把头埋入沙土,通胀已经来到每个人的帐户面前,当我们把关于PPI和CPI的历史图景全部打开,事情会变得更简单。

  和你一样,近期理财周报接触的机构们,开始密集的探讨“通胀”这个投资话题。在货币横行的年代,你可以不懂这门复杂的学问,但是当真不能不提防。在这样的年代中,一不留神,就有人从你的口袋中偷偷把钱拿走。

  通胀是一个动词

  改革开放后,中国历经5次通胀,从积极而长远的角度看,每次都带来客观的投资机会。但是,并不代表每一个波段。资产价格的上涨,常常在短期扮演者杀手的角色。一如我们将要向你提示目前的状况那般。

  在人们比较清晰的记忆中,自2002年(也许是因为从2003年开始,房地产开始了漫长的暴涨生涯,与每个人的生存喜怒哀乐密切挂钩),中国经历了两次通货膨胀。

  第一次通胀发生在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持续16个月,CPI升幅曾达到5.3%。这一次通胀启动了2004年开始的艰难的宏观调控,本期的宏观调控环境和本轮行情的调控非常相似: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和通胀的里外夹击。

  第二轮通胀,始自2006年12月到2008年年中,历时差不多20个月。本段通胀可谓惊心动魄,CPI从不足2%一度攀升到8.7%,且长时间处于6%—8%的高通胀水准,最终被金融海啸卷破。

  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就清晰的知道,有些市面上反反复复争论的文字游戏,是多么的毫无意义。有些基本的认识,我们必须要打破。

  比如,到底什么是通胀?经济学家们常常说,有些产品价格在跌,有些价格在涨,因此没有通胀,因为通胀是全面的涨价。于是又发明了“结构性通胀”这样的说法。但是考察历史会发现,从来没有一轮通胀不是从结构性一步步爆发,并且以结构性收场的。于是,我们又发明了“温和性通胀”。从大众使用的角度看,“通胀”二字的外延已经远被拓宽。

  不如这样理解,通胀原本就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一个关于资产价格上涨的传导过程。于是,每一次的通胀的根源和周期将更为清晰的呈现。

  另外,人们和很多研究者看通胀,经常以CPI论,也失之偏颇。且不说中国CPI构成的失真,中国的资产价格其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PPI才能反映。因为中国不像美国,中国是工业GDP占主导,而非消费GDP。

  观之当下,PPI已经连续上涨8个月,3月份很可能达到7%,CPI2月份的超预期,可以解释为季节性因素,但个中人清楚,若放开水电煤价格管制,将会面临怎么的结果。因此,中国进入通胀轨道,是非常确定的。至于人们说,今年仍然是温和通胀,很可能是正确的,但原因不是因为CPI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是PPI向CPI传导的规律使然。

  通胀的传导是简单的

  通胀到底如何传导?因为资本市场对通胀的反应相当之敏感,这涉及到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方向。

  我们选取2002年以来,中国融入全球之后的通胀历史(可比性强),从曲线图中可以清晰看到,两轮通胀的肌理和步伐基本都是相似的:每一次都是从输入型开始(全球化以后,通胀就再也不存在纯粹的需求型),也就是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开始,比如2002年2月,全球商品价格指数触底反弹,推动了中国PPI加速,并且在2002年12月带动CPI的转正,从而在2003年11月,CPI加速上涨,这时人们才看到了所谓的“通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