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金融危机下四顾寰球 中国出口难中求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时评:金融危机下四顾寰球 中国出口难中求稳
2009年01月14日 09:5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月13日,众人关注的海关统计终于出炉:去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8%。四顾寰球,中国的外贸看上去还不错。

  只是,与前几年相比,这次年度外贸数据勾显了下行曲线:出口增幅同比减缓8.5个百分点,继去年11月出口首现7年来的负增长后,12月又下降2.8%。外贸走向的逆转,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外贸尤其是出口面临的形势愈趋严峻。2009年出口增速可能大幅下滑,部分行业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出口“快车”速度陡落,主因是金融危机,也有一定的短期因素,近几个月国家数度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调整预期造成部分企业延期出口。但总的看,随着这场危机蔓延扩大,外贸稳定增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是外需疲弱将持续较长时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调低了今年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预期,受此影响,企业订单萎缩,出口不容乐观。我国出口近60%直接或间接面向美欧日市场,这三大经济体陷入深度衰退,短期内恐难复原,而通过其他市场弥补由此损失的出口要付出艰苦努力。二是贸易保护主义会进一步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市场收缩,更易诱发摩擦。三是进出口贸易风险增大,经济不景气造成不少进口商和经销商融资难,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恶化,势必增加我外贸企业履约和结算风险。

  据透露,2009年我国外贸增长将力争与GDP同步。在当前情势下,完成这一目标何其艰难!不过应看到,稳外贸仍有一些利好:国家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外贸领域亦有一系列扶持措施,政策效应有所显现;我国传统出口产品有较强竞争力,外需下降对需求弹性小的消费品影响相对较小,进口国居民收入缩水,我国纺织品、箱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日用消费品在性价比方面有优势;尽管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难度在加大,但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至今未见底,保出口尚需继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并更多激发市场机制的作用。外部环境趋紧,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但绝不能忽视和放松外需。内需和外需都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出口大落,会带来企业投资需求、就业、职工收入乃至国内消费的下降,进而影响内需基础。在保出口的同时,应积极扩大进口,包括引进国外技术,培育先进生产力和新的出口能力。此外,我国出口的55%来自外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也带动了大量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发挥好外资、外经对出口的拉动效用,今年当有更大作为。(龚 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财经频道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