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改革更应倾听普通投资者声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改革更应倾听普通投资者声音
2009年01月22日 13:30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毫无疑问,现行的股票发行制度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制度不公,“大小非”问题,暴涨暴跌问题,无不和发行制度有关。2008年中国A股市场暴跌60%以上,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因素,但也和A股市场自身的诸多制度性残缺不无关系,特别是畸形的发行制度,更是成为A股暴涨暴跌的总根源。

  在机构投资者垄断绝大多数中签机会和“定价权”的情况下,A股发行成了机构投资者的盛宴,并由于上市首日不限制涨跌的游戏规则而进一步推高股价,顺利出局,而把所有的泡沫都留给了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

  而发行上市的时候,流通股比例的过低,直接导致股市沦为“圈钱市”。曾有一个关于发行制度的比喻:一头猪,仅仅拿出一只猪耳朵而不是一头猪(大股东占到65%的股份)来上市,上市后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和上市的猪耳朵比就是“一猪独大”了,因为上市流通股的稀缺,给机构炒作发行价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猪耳朵一上市在二级市场却卖出了二十头猪的天价(比如中国远洋、中国人寿)。流通股比例的过低意味着,很多公司上市的目的并不是缺钱,而纯粹是看到了A股市场可以在完全不影响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达到圈钱的目的。比如,中石油其实并不缺钱,却要在A股上市,而且上市的资产比例甚至不到中石油集团的10%。此时上市,除圈钱外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于发行制度的弊端和对中国股市的危害,管理层并非看不到,年年表示要进行改革,可是年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措。因为发行制度涉及的利益太大了,发现制度一旦秉承公正的原则进行改革,无疑使某些部门、机构和公司丧失了一块肥肉,这是发行制度改革一直受到阻碍的根本原因。

  据报道,证监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就发行制度的改革征求机构的意见,希望被征求意见的不仅仅是机构。发行制度就是要改革机构在发行中的强势地位和特权,单单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岂不是与虎谋皮?为了对抗机构的干扰,我们建议证监会就新股发行公开征求意见,唯有所有投资者参与,体现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才能对抗机构等利益阶层,在发行制度上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把民众排除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之外,则这样的公共政策不可能体现民众的利益和妥协精神,可能成为既得利益者套利和集体裸奔的工具。

  对于改革的细节,业界这几年已经讨论得非常成熟,国外的很多保护散户和防止机构操纵发行价格的做法完全可以借鉴,根本不存在技术难度的问题,关键是能不能真正站在中小投资者的立场。特别是,为了彻底改变“圈钱市”的本质,建议扩大流通股的比例,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这样,一方面可以压缩泡沫,一方面因为大股东担心控制权的旁落而不敢轻易减持股份,同时,也易于形成大股东的诚信和良好的公司治理,避免中国股市永远掉在“大小非”的陷阱中无力自拔。(马光远 北京 学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财经频道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