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动力危机中依然保持强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消费动力危机中依然保持强劲
2009年05月04日 09: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来自特立尼达多巴哥的科克·约翰威廉姆斯三个月前刚在中国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他的公司将在中国从事化妆品进口销售。虽然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下滑,但约翰威廉姆斯依然对中国市场信心满满。

  “在我看来金融危机不会对中国的消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虽然危机使很多高收入人群收入下降,但是多数中产家庭的收入并没有减少,他们是日用品消费的主要力量。中国的消费能力依然强劲。”他说。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由于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的出口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能够带动经济走出低谷的最重要动力就是消费。

  “过度依靠出口拉动经济是我国过去发展的教训,这种模式不可持续。解决消费问题,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也是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丁元竹告诉记者,“可以说,解决消费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1.2%和8.6%。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中国消费者并不悲观。根据尼尔森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仅有35%的中国人认为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当中,这个数字在被调查的50个国家里最低。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并没有降低,多数人认为未来的十二个月是购物的好时机。

  “中国现在的消费者信心仍然非常强。人们现在仍然愿意旅行,花钱买衣服,花钱购买更好的技术。这是一个年轻的、充满能量的群体。”尼尔森副总裁白素珊说。

  尼尔森将消费的动力归功于政府4万亿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国内居民的高储蓄率。

  在国内汽车市场,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作用已经显现。随着国家减免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以及汽车、摩托车下乡细则的出台,中国的车市呈现明显的回暖趋势。

  在北京工作快三年的叶梓刚刚成为有车族。她购买了一辆价值十多万元的1.6升排量小汽车。

  “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开车真的能为我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现在国家出台了小排量车的优惠措施,加上自己经济条件也允许,能够负担就买了。”她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64万辆,同比增长近6%,单季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小排量车由于减免购置税等措施,受到消费者追捧。

  与之相呼应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上海车展上几乎看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子。

  数字显示,本届上海车展展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7万平方米,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家汽车相关厂商竞相参展,全球首发车型达到13款,远远超过历届,其中还包括保时捷全球首发的Paramera四门超豪华跑车。

  “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削减参加各地车展的费用,但在上海却是例外。如果他们的预算只允许参加一个车展,那就是上海车展,因为中国是现在世界上仅存的增长市场。”本届车展的主办方上海国际展览公司常务副总裁陆韧表示。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参观人数超过了60万。劳斯莱斯、宾利等顶级豪华车,更是在展会开始前的媒体日就被预售一空。中国已成为世界顶级汽车制造企业竞争的重要市场。

  据统计,大众旗下的宾利豪华轿车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大陆销售达到83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市场。去年宾利全球销量下降25%,中国市场销售却从318辆升到518辆,涨幅超过60%。保时捷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增加了145%。

  居民消费的另一项庞大开支——房地产交易一季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行情。

  “买房是国内居民一笔巨大开支。买房带动的后续消费,例如装修,家具、家电,又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一个重要力量。”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告诉记者。

  数字显示,在4月初结束的北京春季房展会上,房展成交套数和成交金额都大幅增长。5天的展期内,共有超过15万购房者参加,意向成交金额突破30亿元。

  “中国百姓的消费能力怎么样,看看现在的餐饮行业就知道了。”约翰威廉姆斯说,“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我看到的所有餐厅都满满当当,丝毫看不见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因为金融危机而一蹶不振。”

  丁元竹表示,刺激经济有两种模式,一是短期刺激,可以依靠房地产投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而另一种是长期刺激,比如城市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发展教育和科技。

  “第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是把下滑的经济拉起来,而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应当更加关注长期刺激。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才更有胆量消费。”丁元竹说。 (记者:晁啸 徐兴堂)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