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等古文名篇遭恶搞 被批亵渎文化经典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出师表》等古文名篇遭恶搞 被批亵渎文化经典

2010年07月27日 10:37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曹操这厮,智商绝对在120以上,丫还学孙武、吴起,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不冒险是不行的,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近日,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那么,写这类文章的作者,及追捧者的心态究竟怎样,是否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

  网友

  白话文注解完全变味

  “这哪叫白话文,明明是黑话文。”面对一篇让人笑到肚子痛的恶搞版《后出师表》,众多网友纷纷惊叹不已。诸葛亮的原文本来文质彬彬、情真意切,可换了个说法却完全变味:“如今,百姓很穷,兄弟们很累,但是架是一定要打的。出去收拾别人和等着别人来收拾咱们,费用是相同的,不抓住机会出去干仗,却想在益州这烂地方和人家相持?实在是脑残到了无可救药!"

  如此雷人文章,却受到众多网友们的追捧。有人戏称看到这篇白话版虽个别用语不够文明,但作者对原版中话语拿捏堪称精准,希望找范伟演绎一下才更妙!但对此类恶搞,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看法,网友“尊重文化骂”道:混账!皓首匹夫,一派胡言,有辱忠义之道。除了文言文,许多唐诗宋词也遭遇厄运:“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举头望明月,月亮也走光!”之类的恶搞古诗满天飞。公司职员王颖在自己 11岁儿子的手机短信中发现这首诗时,哭笑不得,她无奈地对记者说:“比起恶搞的文言文翻译,这些古诗似乎更加过分。”

  时下恶搞古文似乎成了一种趋势,目前在网上流传的,除了这篇惊世骇俗的《后出师表》,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不过大家非常诧异,这些火爆的文字,究竟出自哪些“高人”的手笔?

  写手

  恶搞古文图好玩

  白话文版《前出师表》的作者刘小春是活跃在网络上的专职写手,记者昨日辗转采访到他时,发现文风大胆豪放的他,竟是个腼腆害羞的“80后”。 刘小春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挺喜欢研究文言文的,翻译恶搞《前出师表》只是抱着玩的心态,这篇文章能在网上走红,自己也很意外。

  29岁的随缘散人是位在北京某公司做文案工作的小白领,他十分热衷于这种歪搞翻译。眼下他翻译了《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30余篇古文经典,用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解读古人儒雅的词汇。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写这类风格的文章,这就是自己追求的效果。“我想通过这些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真实心态。当然,80后都有些叛逆和玩世不恭。我的恶搞翻译虽然怪,但我相信古人看了也会高兴的。”

  专家

  应尊重中华文化精神血脉

  对这样恶搞古典文学的现象,文学评论家李星感到十分痛心,他觉得,这种行为把我们优秀文化精神产品给世俗化了。那些中国传统文学的名篇,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一字千金。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当代青年应该尊敬先人一样尊重这些名篇,绝不能以不严肃的态度来亵渎这些文化经典。如今的年轻一代,受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思想影响,总想把庄严神圣的东西拉下神坛,以显示自己的智慧,他们无非是想寻找心灵上的的刺激和愉悦,这种思想很不可取。我们在教育下一代时,一定要抱着虔诚态度,不仅要学习那些文学名篇的文字技巧,更要学习其中的精神内涵,要像尊重父母祖先一样尊重它们。

  记者 职茵 实习生 陈煜州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