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 科普类图书走向衰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叫好不叫座 科普类图书走向衰落?

2010年07月27日 17:3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至少近十年来,传统“科普”类书籍一直是许多出版社的鸡肋——不出吧,似乎需要有这样一个种类;出吧,几乎没有市场。有少数受到学者的好评,但“叫好不叫座”,仍然不畅销,而且又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面对这个现象,需要先在概念上有所辨析。

  越走越窄的传统“科普”路

  早期流行的划分法,是将科学出版分成两类:一类是科学前沿的书籍和杂志的出版,这方面迄今没有什么变化——惟一的变化就是公众对这类书籍越来越不关注了,这源于学科分化的越来越细;另一类就是所谓的传统“科普”书籍和杂志,这是面向公众的出版物。

  但是,传统的“科普”理念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什么叫“科普”?因为科学是好东西,要普及给公众,就有了“科普”这个词。因此“科普”有一个假定的前提,那就是凡是科学的东西就是正确的。传统“科普”以歌颂科学技术为己任,是跪倒在科学面前对科学盲目崇拜的。它是一种“科学高高在上,公众嗷嗷待哺”的单向灌输的图景。

  传统“科普”曾在18、19世纪呈现不少令科学家陶醉的图景。那时会有贵妇人盛装打扮后,在夏夜坐在后花园的石凳上,虔诚聆听天文学家指着星空向她们普及天文知识……至少在19世纪,衣冠楚楚的听众还会坐在演讲厅里,聆听科学家面向公众的演讲。这样的图景今天已不可能了。我们几十年的传统“科普”已将科学弄成一个怪物——它既被尊奉为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同时却又被“普及”成一个粗俗之物。

  今天有些中老年人士感慨科普读物盛况不再,他们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科普工作者再不能拿出《十万个为什么》一类的作品来了?其实如果将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今天的同类书籍相比,后者信息更丰富,界面更亲切,早已比《十万个为什么》进步许多。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之所以创造了销售奇迹,是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任何同类作品,它客观上处于垄断状态。而今天国内的科普类杂志,能有几万份的销量,就可以傲视群伦了。

  所以,近年不断有人追问:为何传统“科普”的路越走越窄?

  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在以往一百年中,科学自己越来越远离公众。科学自身的发展使得分科越来越细,概念越来越抽象,结果越来越难以被公众理解;第二,中国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最基础的科学知识都已经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对传统型“科普”作品的需求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所以基本上可以断言,传统的“科普”概念已经过时——它需要被超越,需要被包容进一个涵义更广、层次更高的新理念之中。  

  “科学文化”成出版新理念

  这个新理念,通常称之为“科学文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科学传播”或“公众理解科学”。它除让公众了解科学技术,还要让公众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科学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灾祸,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等重要内容。科学文化与公众的关系,是一幅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的互动图景。

  举例来说,这些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丛书》,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第一推动丛书》,基本上都属于科学文化类图书。书中所谈,除了科学技术本身,也涉及与此有关的思想、哲学、历史、艺术,乃至对科学技术的反思。比如《寂静的春天》,就是一部典型的科学文化作品。如果按传统“科普”的写法,就只会介绍杀虫剂怎么制造、怎么使用、有何作用。但《寂静的春天》反思了杀虫剂使用的结果,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出这个发明有害的一面,这与传统的“科普”有着本质的区别。

  挽救传统“科普”读物的另一条路径,是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现在做科普做得相当活跃的“科学松鼠会”,就是在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他们的作品没有太多沉重思考,而是把科学变成轻松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也都可以归入到“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之列。但是,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也曾受到一些科普工作者的批评,他们认为,科学是严肃的,怎么能迎合观众的趣味呢?在一些人士看来,“科学松鼠会”的作品是对科学的庸俗化,因而他们不可能是“科普”的功臣——如果不是罪人的话。

  可以肯定的是,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不大可能成为传统科普重现辉煌的阳关大道——对于传统科普而言,这样的阳关大道恐怕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应该勇敢地直面这一现实。即使是体现了新理念的科学文化书籍,也不太可能会成为流行读物,进入畅销书的行列。作为小众或“中众”的读物,恐怕是这类书籍的文化宿命。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国内仍然有若干出版社,甚至不惜赔钱地一直在出版这类书籍。这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历史将会感谢他们。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