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形成“四位一体”的新文化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形成“四位一体”的新文化观

2010年08月18日 11:29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的文化自觉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曾经,我们把文化看成是政治或者说意识形态的“保姆”;后来,文化又被定位为经济的“保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典型的例子;但现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形成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文化观。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陈立旭 

  经济的繁荣会导致文化的繁荣,但这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需要一个中介,这就是人们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自觉。

  作为一个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经济体制改革领先于全国的省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浙江文化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先人一步”的特点。到了世纪之交,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新阶段,浙江人的文化自觉更趋明显有力:从2000年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3年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到2005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再到2008年出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浙江文化发展活力开始全面释放。

  今天,面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许多成功经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迫切需要一场更全面、更彻底的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更多更新的文化意识的觉醒。

  首先,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会更加重视自身生活品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文化娱乐休闲的需求也更为迫切。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素质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省正在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在人的素质上没有大的提升,我们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瓶颈”。

  更重要的是,新的文化自觉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曾经,我们把文化看成是政治或者说意识形态的“保姆”;后来,文化又被定位为经济的“保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典型的例子;但现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形成一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文化观。

  唤醒新的文化自觉,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如果说新的文化意识的觉醒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那么反过来讲,文化体制改革又会加速甚至催生新的文化意识的觉醒。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点突破:

  首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最近,国内很多省份结合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开始提出要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新的规划和目标,我们要有危机感,也要建议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其次,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产业体系构成了全社会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要按照以“公益性、均衡性、基本性、便民性”为基本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的要求,努力在“广覆盖”、“高水平”、“可持续”上下功夫,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

  第三,创新文化产业发展途径。要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大企业,要着力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大平台,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文化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并以此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充分借鉴发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积极扶持民营文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在发展民营文化产业上有大的提升。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浙江文化“走出去”。

  第四,要准确把握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既要体现经济效益,又要体现社会效益。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