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闹市隐藏的中共秘密联络站(图)

2011年06月09日 16: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游客参观中共地下组织秘密联络点“刘公馆”旧址

  当年,北京虎坊桥的刘少白公馆,曾是中共的秘密联络点。刘少白曾参与营救过多名中共人士,其中有王若飞、杨献珍等。党中央寄给中共河北省委的活动经费也由他转送。而刘少白公馆则坐落在著名的清代大学士、《四库全书》的编纂者纪晓岚故居和如今的北京晋阳饭庄内。

  纪晓岚故居与北京晋阳饭庄位于北京南城虎坊桥东路北,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纪晓岚故居是一所两进四合院,东侧紧邻的中西式四层卷棚顶楼房即晋阳饭庄。据纪氏后人纪清远先生记述,故居原为岳钟琪故宅。纪氏于11岁至39岁和48岁至82岁两度在此居住(中间谪新疆)。纪晓岚去世后,其后人将宅子售出。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该处,时称“刘公馆”。1930年刘公馆成为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战争年代担负着重要的党内地下联络工作。

  ★刘少白不愿工作在革命不彻底的机关里

  据《刘少白传》作者刘欣介绍,刘少白1883年6月30日出生于山西省兴县黑峪口村。13岁考入本县嵋山书院,20岁赴西安参加科考拔为贡生。22岁考入太原府中学堂深造。3年后入山西大学堂攻读法律,开始接受新学。求学期间,目睹列强侵略,清廷腐败,他忧国忧民,立志救国救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先剪掉辫子参加反清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刘少白在革命新潮的冲击下,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逐步认识到中国只有以苏俄为师,才是唯一出路。

  1928年,刘少白应老同学温寿泉之邀,担任河北省建设厅秘书主任。当年9月,他举家迁往北平虎坊桥60号,租赁下了纪晓岚故居的第三进院,举家迁居于此。不久,傅作义又邀请他担任工商部天津商品检验局副局长,后来当了局长。其间,他目睹官场腐败,在给好友牛友兰的信中发牢骚说:“我在这革命不彻底的机关里工作,心境之恶劣难以表述。”

  ★长时间游说奔波积极营救王若飞

  1926年,刘少白的大女儿刘亚雄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年底,刘少白的大女儿、共产党员刘亚雄根据党的指示,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受训后回国。1931年年初,刘亚雄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即顺直省委)秘书长,她的丈夫陈原道担任省委组织部长。“刘公馆”此时就成为了中共地下活动的秘密联络点。除了接待中共顺直省委和北平市委地下党负责人接头外,这个秘密联络点还负责中转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给顺直省委的经费、信件。同时,刘少白还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帮助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

  1928年,中共领导人王若飞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之后,被选派为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1931年回国后,党派他到绥远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同年10月,王若飞在包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关押在归绥(今呼和浩特)第一模范监狱。当时正在北京的刘少白,在得知王若飞被捕的消息后,即利用与傅作义的私人关系,多次找其当面洽谈,要他从长计议,尽快释放王若飞。虽经长时间游说奔波,但终因案情重大,傅作义不敢作主,未能成功,可也为狱中的王若飞争得了不少优待。

  ★由于叛徒出卖 联络站遭破坏

  1931年4月上旬,顺直省委遭到破坏,陈原道、刘亚雄等人被捕,刘少白筹集了2000块大洋到天津进行营救。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突然搜查刘公馆,并布下便衣宪兵“蹲坑”,准备“扩大战果”。刘少白二女儿刘竞雄趁宪兵不备,从墙上撕下一张纸,偷偷写上“家中出事,千万勿回”几个字,乘厨师送晚饭的机会,把纸条塞给厨师赵芝贵。由厨师转给刘少白的朋友、邻居王子才。王家连夜派人将消息送到天津国民饭店,交给了刘少白。刘少白见到纸条,久等不见陈赓、杨献珍前来接头,便立即离开天津,前往大连,后来辗转到山西大同。

  就在刘少白离开国民饭店后,陈赓、杨献珍来到饭店接头,没有找到。于是,杨献珍又到北平“刘公馆”寻找,不幸被捕。后来,杨献珍被关押在草岚子胡同国民党北平军人反省分院,直到1936年9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刘少白三赴延安五受毛泽东接见

  1938年6月,为接上党的关系,刘少白第一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刘少白见到了心仪已久的毛泽东。毛主席握着刘少白的手说:“我早听说你是秘密共产党人,我毛泽东久仰大名了。”此次赴陕,刘少白和延安书店建立了业务关系。他回到老家兴县后即成立了“新运书社”,为八路军、地方青年、阎锡山军队官兵提供了如《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联共党史》、《八路军军政杂志》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进步书刊。

  1940年1月,兴县农民银行改为西北农民银行,刘少白出任行长,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解决军需民用,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5月21日,刘少白组织晋西北士绅参观团到延安参观学习。毛泽东和参观团交谈5个小时,对国际、国内形势及“减租减息”、“三三制”政策作了详细的解读。刘少白深受教育和启发。回到驻地后,他即兴赋诗两首:《颂毛泽东主席》、《颂朱总司令》。

  毛主席在王家坪第五次接见刘少白是在王若飞等不幸遇难后,刘少白深感国共和谈无望,决意返回晋绥投入新的斗争。动身前,毛主席要他过好土改这一关。毛主席说,你是党员,可以带个头,把你家的土地献出来嘛!临别时,天降大雨,主席冒雨送他上车,使刘少白极为感动。

  1946年6月初,刘少白将自家450亩土地、一处四合院和百余棵枣树献给政府。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有篇写于1948年的《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到两位开明绅士,一位是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另一位就是晋绥边区的刘少白。毛泽东说,刘少白“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

  ★他是个好人,对党忠心耿耿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白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1951年的一天,毛主席问担任中组部副部长的刘少白二女婿安子文,老人现在哪里,都安排了什么职务?当主席听说安排了上述职务以后说:“好,他是个好人,对党忠心耿耿,为人很耿直。”“文化大革命”中,刘少白子女都被打成黑帮,受到关押批斗。尽管他对“文化大革命”心存异议,但对毛主席仍怀信赖和敬重之心。1968年冬的一天,他强撑病体,拄着拐杖踟蹰街巷,口中喃喃:“我要见毛主席、周总理,我要反映情况……”没走多远,便晕倒在马路上,一位解放军将他送到他大女儿刘亚雄家。从此,老人一病不起,不久告别人世,终年86岁。

  刘少白生前说过:“毛主席、刘少奇看得起我。毛主席说我是开明绅士,我死后归葬故里,碑上就写‘晋西北开明绅士刘少白’足矣。”1987年,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刘少白题写碑名,原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为其撰写碑文:“刘少白以身许国,毕生求真,屡遭坎坷,不改初衷,急功好义,扶危济困,高风亮节,直道而行,浩然正气,亘古长存!”

  ■文/本报记者 李晨

  ■摄影/本报记者 郁骁

  ■制图/潘璠

  晋阳饭庄现址为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纪晓岚的故居。1928年,山西士绅刘少白举家迁居于此。刘少白居所表面是“刘公馆”,实则是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1937年入党的刘少白为党做了大量工作:营救王若飞、接收中共中央从上海寄来的活动经费等。

  为改变家乡面貌

  积极建言献策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白牢记毛主席教导,努力为人民服务,为改变山西的贫穷落后面貌,积极建言献策。他把抗战时期逃到四川教英文的一位煤炭专家请回山西,安排在省建设厅担任高级工程师和顾问。这位煤炭专家向领导建议勘察山西的矿产资源,筹建大同、阳泉、潞安、西山等四个矿务局。他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山西煤炭资源考察意见》,编写了《煤炭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山西矿产开发之设想》,还翻译了不少外文资料,对山西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少白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克服浮夸作风、治理水土流失等建议。

  1958年后,刘少白定居北京。他虽然远离山西,但仍念念不忘家乡的建设,曾经为兴县捐款3000元,以资助家乡人民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搞好山区经济建设。

  在四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对刘少白说:“你要把你的经历写出来,教育后人。”当时刘少白先生年事已高,写起来力不从心,但他还是写了一个自传提纲。

  2003年12月22日,山西省委召开纪念刘少白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省史志院负责同志介绍了刘少白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刘少白、王若飞同志的亲属、家乡代表等,以深厚的感情,分别从不同侧面缅怀了刘少白同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感人事迹。省委副书记侯伍杰指出,刘少白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积极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一生,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与会者一致表示,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刘少白同志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灵。

  ★名称:晋阳饭庄

  地址: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少白与共产党员王若飞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1937年1月,刘少白由绥返晋。5月,王若飞经党营救,在太原出狱,住在东二道巷永定路2号(党的北方局所在地)。其间,刘少白与王若飞过从甚密,情谊日增。王若飞不止一次地对家人说:“刘老伯的女儿刘亚雄,是我党较早的经得起考验的女党员之一,他本人亦为党做了不少工作,我是非常敬重他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与王若飞等共产党人共事多年的刘少白,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希望,于是,他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要求。1937年8月初,由王若飞和安子文介绍,刘少白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便于工作,经刘少奇批准,刘少白为秘密党员,组织关系直接与王若飞联系。

  ☆1942年5月,刘少白率晋西北士绅参观团来到延安。刘少白第二次面见了毛泽东。当毛泽东主席得知他此次携晚辈3人赴延安,但延安却因住房紧张难以收留3个孩子入学时,当即嘱托王若飞:“没有窑洞可以再挖,刘老先生的孩子一定要收下!”在毛泽东和王若飞的亲自关怀下,刘少白的3个孩子全部住进了保育小学和抗属子弟学校。刘少白在延安的50多天里,王若飞还给他们每人赠送了一套《联共(布)党史教程》。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不幸遇难。担任“四八”烈士治丧委员会委员的刘少白在延安3万人隆重悼祭大会上为“四八”烈士敬献挽联:“瞻彼愁云惨雾兮绝壁荒山,何世途之艰难兮如设陷阱;痛诸革命巨子兮忠肝义胆,为民主而终始兮共吊国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