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友着迷字体交换鉴赏 互相间“见字如面”

2011年09月12日 09:34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字体交换与欣赏”小组组长CP

  “见字如面”,很久以前,我们写信总是以此来作为开头。熟悉的字体,总能让我们联想到某信的另一端久违的朋友。都说“字如其人”,一笔一画中,透露着写字人的性格。只是,在电脑覆盖我们的生活之后,手写字体却很少出现了,蕴含在字迹中的感情,渐渐削弱了。但是,网络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追逐着充满美感的字体,进行研究、设计以及共享、讨论,形成一个个兴趣爱好小组——《字体交换及鉴赏小组》。

  最初接触到的字体,是各自的笔迹

  每个人在最初写字时,都稚嫩但认真,一笔一划,横平竖直。渐渐地,便分化成不同的风格。字体隽秀者有之,笔走龙蛇者有之,龙飞凤舞者亦有之,所写的字,有的大气豪迈,有的遒劲有力,还有的宛如行云流水。再大些,会接触到字帖,庞中华硬笔书法之类,楷书是中学时最受欢迎的模仿字体。“字如其人”,字体作为一种印象,我们中小学时总是可以通过笔迹就分辨出作业本的主人是谁。大学以后,交作业都交电子版,也不写信了,于是,我们与字迹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曾经是字体的缔造者。

  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在中国博大精深。无论是楷、行、草、隶书,还是当今的各种美术创意字体,都在传达感情的同时,透露出视觉的审美。这些字体又在另一方面丰富了汉字的形体。古老的字体在历经记录载体的变化中依旧历久弥新。直到现在,出现各种美术字,以及各种电脑上不为人所熟知的各种字体。

  字体交换与鉴赏小组 集结爱字的人

  对于字体的发展和设计等,有这样一群网友,他们在网络上分享字体,并围绕字体展开各种讨论的话题。在线上线下展开学习和交流。这个小组就是豆瓣上的“字体交换与鉴赏”小组。此小组建立于2008年初,是一个半公开的小组,每个组员只有受邀请才能入内,还定期删除一些不发言的组员。组长名为CP,是一个字体爱好者,他告诉记者,最初看到好看的字体却不知道从哪里能得到,于是建立了此小组,初衷是为了交换电脑字体和相互学习,发展两年多之后,不仅达到了交换字体的效果,还在小组中形成了支持正版字体的氛围。夏小靖作为最初一批加入小组的人,她告诉记者,做字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发展字体制作技术的同时,也要普及版权意识,尽量支持正版的字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据CP介绍,圈子内聚集了一大批字体爱好者、字体专业设计师、老一代字体设计师,甚至国外的字体专业人士。大家主要依托网上交流,上海、杭州等地也有线下交流的活动。大家集体去看展览、交流旧书、聊与字体相关的话题,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没有嘈杂喧闹,仅仅是爱“写字”

  当然,小组中设计字体的人占了很少一部分,如何正确使用字体,同样是交流的一个方面。现在从事书籍设计的组员弥迪告诉记者,字体只是设计中很小很专业的分支,它的使用要和整个画面进行协调。而有个性的字体往往应用于标题上,给人以美感,吸引人的眼球。而正文的字体一般要做到没有特征、隐藏个性,这样可以使人在阅读正文时,不受干扰。

  说到群里的成员,组员弥迪用了一个词:“群英荟萃”。这个小组中有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年轻层次很多不同职业的人们。在自我介绍帖中,不少人表示,喜欢字体设计,也很希望为字体设计尽点绵薄之力,哪怕是很枯燥的工作,只要对字体的发展有帮助,都会很努力地去做。

  小组的成员们抱着学习与交流的心态寻求共同进步。在每一次的讨论中碰撞出闪耀的星光。没有嘈杂和喧闹,他们希望更多的书法家、设计师和每一个热爱字体设计的人加入到创造字体的队伍中,丰富和创新计算机汉字字体。李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