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电影热情冲奥被质疑:非急着“出洋”吗?

2011年10月09日 11:45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报名前天截止,3部华语电影得到了角逐资格。对于“冲奥”,中国影人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可也有人提出疑问——

  中国电影,非急着“出洋”吗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前天发布消息: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报名截止,来自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将参与角逐。在未来5个月中,这些影片将经历59进15、15进9、9进1三轮投票,最终决出获奖者。3部华语影片进入“角逐圈”:在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摘得“最佳女演员奖”的许鞍华执导的《桃姐》、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魏德圣执导的《塞德克·巴莱》。

  恐怕每个电影人都不会不向往手握“小金人”的时刻,中国影人的“冲奥”热情似乎格外高涨。奥斯卡设立最佳外语片奖已经64年,而华语影片,唯独2000年《卧虎藏龙》获奖;但这并不妨碍许多中国影人“屡败屡战”。

  有人说,“冲奥”是中国电影扬名海外、借船出洋的一个机遇。可也有专家提醒:中国影人与其削尖脑袋甚至不惜迎合他人“冲奥”,倒不如沉下心来,把自己的电影做好,先守住越来越大的国内电影市场——因为这里也已经是国际影业巨头纷争的“战场”。

  或许那只是块诱人的画饼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走向世界’是个崇高的梦想,也是衡量许多事物的最高标准。然而,冲击海外市场,很多时候只是中国影人的一厢情愿。”电影学者葛颖直言不讳。

  他说,大家讲到本土电影的“海外传奇”,能搬出的“成功案例”无非《英雄》,这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场战胜了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电影,连续两周夺得北美票房冠军,全球票房1.77亿美元……殊不知,《英雄》被“雪藏”了1年半才得以在海外上映——2003年初,米拉麦克斯公司买下《英雄》北美地区版权后,迟迟不见动静,直到2004年8月27日,它才正式在北美2031家影院上映。一些学者认为这是米拉麦克斯公司的营销策略,为的是“勾起观众的观赏欲望”,但真实的原因是,当年有人家心目中更重要的片子发行,比如他们自己参与了投资的大片《纽约黑帮》、《芝加哥》,无暇顾及、也不愿顾及《英雄》!

  在葛颖看来,暂且不论《英雄》在北美取得高票房有多大偶然性,就算赚得再多,中国制片方也没得到多少好处,因为《英雄》的海外发行方式是买断,你无权参与海外票房的分红。

  中国电影“西征”的惨痛经历,还包括为了海外发行而削足适履。《赤壁(上、下)》算是最照顾老外观众口味的华语电影,但它在海外发行时,美国发行商竟然提出:为什么是三国之争?改成两国之争不是更简单明了更容易看懂?!导演吴宇森最终有没有“照单全收”,我们无从知晓,然而,艺术上的妥协是不可避免的。

  《赤壁》依旧算是幸运的,毕竟最终在北美上映了——虽然在北美市场坚持了19周,票房只有可怜的62万美元;而其他很多国产片被买断海外发行权后,根本没机会露脸。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冯小刚炮轰好莱坞知名片商哈维·韦恩斯坦是骗子,因为他的《夜宴》被此人买走北美发行权后却从未上映。

  知情人士透露,韦恩斯坦的惯用手法是:先宣布高价买断一部中国影片的海外发行权并支付微薄订金,等其他买家都撤走了,再放弃订金重新谈判,压价买进。“这几年,韦恩斯坦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中国影片,但许多都没有上映。”

  踏踏实实做国内市场不好吗?

  或许有人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电影不要走出去?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本土电影如今是否具备了跨洋空降、攻城略地的实力?

  对此,冯小刚有清醒的认识。他曾坦言:“《大腕》在海外发行的时候,据说发了200万美元,账单来了,发行成本230万美元,还倒过来欠着。所以我常提醒王中军、王中磊,别以为华谊兄弟上市了,就老摆出一副上市公司、国际化公司的范儿,去这个电影节、那个电影节,办酒会、买广告、做宣传,结果卖10个国家还抵不过买一个宣传广告的钱。”

  不少电影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踏踏实实做国内电影市场,让老百姓爱看,才是“王道”。

  有预测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将在今年达到130亿元人民币,而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不管这个预测是否准确,中国电影市场正飞速壮大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未必是中国影人的福音,因为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电影还拿不出相称的成绩单——请听数据说话:不管今年的票房能不能达到130亿,仅仅暑期档上映的《变形金刚3》就拿走了10亿;而本土作战的中国电影,别说与之匹敌,想上去交手且还要走好长一段路;还有,近80%的国产电影,如今连影院的门都还进不了。

  葛颖指出,做好本土市场,其实就是走出去。“文化怎么才算有影响力?可以从资本的流向来观察——你看,凡是资本往哪聚集,那里一定是文化热点。我们踏踏实实把本土电影市场做大做强了,强大到海外制片商不敢忽视,中国观众的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到那时,‘冲奥’也就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本报记者 李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