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广东惠州两次起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惊醒国人迷梦

2011年10月09日 13: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惠州10月9日电 题:广东惠州两次起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惊醒国人迷梦

  作者 宋秀杰 李惠敏

  辛亥革命前,在孙中山领导的10次反清武装起义中,发生在惠州的两次起义虽然最终因多种原因失败告终,但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民革惠州市委会秘书长吴仕雄。他详细介绍了惠州两次起义唤起邓铿、邓演达等辛亥革命志士矢志投身革命这一坚定信念的渊源及起义带来的影响。

  吴仕雄告诉记者,惠州两次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前奏,其势头猛、影响大,提振了孙中山和其他革命者的信心,为最终推翻清朝、光复惠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此外,起义队伍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惠州一代又一代人。

  据《辛亥革命前后——惠州起义 光复》记载,1900年,孙中山领导的“三洲田庚子起义”在惠阳三洲田(今深圳沙头角三洲田村)发起。虽然起义最终因筹款受挫、粮饷枪械未达,在取得几次战役胜利后不得不“解散队伍”,但这次起义打响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孙中山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正是三洲田起义,国人才开始渐渐了解革命、同情革命,“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

  吴仕雄说,邓铿原籍梅县丙村金盘堡,7岁时随父亲邓丽川经商落户淡水,后肄业于崇雅学堂。当时三洲田起义军奋勇杀敌的气概和所宣传的孙中山革命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少年邓铿。于是他投考了广东将牟学堂,毕业后又加入中国同盟会,决心追随孙中山革命。

  1907年6月2日,孙中山命令邓子瑜、陈纯等人集结党人力量在惠州城外七女湖发动武装起义,后因清兵水师提督李准带兵镇压,起义军寡不敌众,才主动撤退。这次七女湖起义,双方激战八天八夜,激烈的枪声震撼整个淡水镇。

  另一个从惠州起义走出来的热血青年——邓演达,1895年3月1日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永湖乡(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1905年,10岁的邓演达随父亲离开农村到淡水镇读书。七女湖起义的失败,激发了邓演达从军效国的决心,1909年邓演达报考就读广东陆军小学堂第四期。

  10月,武昌起义爆发,邓演达随陆军小学学生参加了潮汕之役、宿州之役,并随广东北伐军向苏皖挺进。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孙中山在南方建立的国民党武装力量援闽粤军第一师,从此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积极追随者。

  吴仕雄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惠州起义对于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间,惠州先后开展了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辛亥革命100周年暨“惠州起义”、“惠州学习论坛仲恺大讲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图片展等纪念活动。

  据了解,1996年,七女湖起义旧址被列为惠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次年被确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