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青岛茂腔保护经验:“非遗”传承发展须大众化

2011年10月09日 16:58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本报通讯员 刘振华

  9月28日,山东省青年戏曲演员研修班结业,地方戏曲特别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和思考。10月6日,记者采访了肩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保护重担的青岛市茂腔剧团。

  不能张口等着吃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首曾在胶州广为流传的民谣生动地描述了茂腔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艺术欣赏方式的改变,没有观众、缺少市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传承、地方戏剧团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在胶州,茂腔依然拥有雄厚的观众基础,青岛茂腔剧团每年的演出量都在300场以上。

  “相比之下,我们剧团是比较红火的。茂腔有观众,但观众的购买力都不是很强,除每年120场的送文化下乡演出外,其它200多场演出多是逢年过节一些比较富裕的村给村民请几场戏,或是参加集贸市场开业庆典、企业经贸活动的演出,演出一场一般只有3000块钱。茂腔市场要慢慢培育,还要利用现代社会的特点来做出现在观众喜欢的东西,这个过程很漫长,不是三年五年能解决的。”青岛市茂腔剧团团长刘宗涛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政府的支持。

  刘宗涛介绍说,近年来,青岛茂腔剧团整理出版了《茂腔传统演出剧目集锦》等一系列经典茂腔剧本,出版茂腔演出光碟20多盘,所有经典传统剧目都要恢复演出。“2005年起,剧团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每年政府还要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吃饭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可以腾出精力来做更多的事。但我们出书也自己拉赞助,剧团自身有活力,政府才会更愿意扶持剧团的发展,光张口等着吃也不是办法。”

  “非遗”大众化

  如今,许多传统艺术沦为“小众化”文艺,面临着“青黄不接”、“人气不旺”的局面。如果不能摆脱“后继无人”的困境,便谈不上传承。

  青岛市茂腔剧团副团长张淑英认为,确保非遗传承后继有人,要走“大众化”路线。“胶州现在有业余秧歌活动队伍几百支,村村都有秧歌队,各种业余剧团也有十几个,每年举办正月十五秧歌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秧歌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秧歌节,大大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让茂腔和胶州秧歌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刘宗涛告诉记者,自2009年9月开始,胶州市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根据不同特色,每个学期安排10个课时的“非遗”课程。“秧歌进校园”工作已经启动,“茂腔进校园”的教材也即将推出,争取明年启动。“我们做了一个茂腔精选段子的小册子,让孩子认识茂腔,不能连茂腔是什么都不知道。”

  做观众喜欢的

  每每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总是绕不开“创新”二字,刘宗涛也谈了他对茂腔创新的想法。

  “对于茂腔的传统剧目,我们要尽量保持它的原汁原味,不能随意改编,让500年以后的观众能看到传统的茂腔,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成绩,也是我们最大的功劳。但是茂腔也需要创新,可以创作一些让大家容易接受的新剧目。比如,我们排演了《村长上任》《妇女主任》等茂腔新戏,让观众一看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比较贴近生活,这样观众自然就会有兴趣。”刘宗涛说,有些经典剧目的表现形式我们也可以加以创新,比如《赵美蓉观灯》这一经典段子就可以加上十几个人的伴舞,这些尝试也让大家眼前一亮。观众喜欢什么,我们可以生产什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