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去病外孙张夷:追思先辈功绩 传承南社精神

2011年10月09日 2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苏州10月9日电 (记者 周建琳)1909年11月13日,在古城苏州虎丘山下,一群文人创立了一个社团叫“南社”,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孕育出一派“辛亥风骨”,成为影响中国百年的精神高地。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南社纪念馆静静伫立在苏州虎丘山旁的南社首次雅集处张公祠内。

  “现在的张公祠是在旧址上重建而成的,整个修复工程在保留原有古建筑的基础上,增设了门厅、楼厅和西大厅,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跟随着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张夷的脚步,踏进中国南社纪念馆大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石质牌坊,上书“泽被东南”四个大字。走进馆内,在纪念馆的一隅,一组栩栩如生的“南社三杰”青铜塑像,再现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在一起的风貌。徜徉馆内展厅,陈列着的书籍、印章、南社人物手迹、书画作品及其生前使用过的实物器件等各类文物与资料,令人回首百年前的风云变幻。

  “成立之初,南社第一次虎丘雅集到会仅17人,其中14人为同盟会会员。而到鼎盛时期,注册会员达1100多人。他们追随孙中山先生,提倡科学和民主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为推翻封建统治振臂高呼,被誉为辛亥革命的精神先驱。”驻足南社成员第十次雅集的照片前,张夷显得很深情,照片上他的外祖父陈去病正位列其中。

  南社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发起创立。在他们的眼中,虎丘似乎不是单纯的风景名胜,而是一个富于斗争意识的政治标志和文化符号。因纪念明末苏州巡抚张国维投水殉国而设立的张公祠,成为特定时代的政治文化风标而被南社创始人相中。

  “南社绝不是一个饮酒作诗的文学团体,它囊括了当时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它和中国近现代史息息相关,这个群体、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值得更深入地研究。”接受采访时,张夷反复强调这一观点。他说,当他全面整理陈去病的著作,搜集南社的历史,更明白了当年定名“南社”,正是为了表现他们的反清主旨。“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

  张夷解释说,南社之所以被称为辛亥革命的宣传部,是因为它集结的那些文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主要是在舆论导向方面,一是办报纸,同时在报纸上撰写文章,当时很有名的《中华新报》、《警钟日报》等报纸,都有南社成员参加。当时,南社成员控制了全国数百家新闻报刊,释放出了无比强大的战斗力。

  张夷进一步指出,南社成员不仅舞文弄墨,还在革命中抛头颅洒热血。据统计,南社成员中为革命杀身成仁的知名人士就有23位之多,与众不同的是,这些烈士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进步知识分子——宋教仁、廖仲恺、朱少萍……而这些名字,无不见证了这个社团与中国近现代进程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为完成“家族的心愿”,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张夷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古籍书店搜集资料。1999年,一套装帧典雅共六册的《陈去病全集》出版了。算起来,张夷为收集南社资料已花费了五六十万元。

  现在,张夷在南社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比他原本钟爱的园林设计更多。张公祠的南社纪念馆,就是他牵头负责的。目前,苏州南社研究会的牌子也挂在他办公的曲园。

  “目前,南社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研究,我们还在进一步拓展。”张夷说,这一切的目的,是要让南社爱国精神和百年辛亥风骨继续传承下去。(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