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金陵十三钗》:一个投机主义者的触底反弹

2011年12月23日 10:29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戴玉亮

  1.《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最好的作品,但依然充满了投机色彩,一如他之前的《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等。

  这部电影的投机性主要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一是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题材具有天然的卖点,同时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只要是中国人,都不好意思说三道四。二是妓女题材。将这个讨巧点与战争合而为一,可以说是好上加巧。三是国际化。片中头号角色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入殓师约翰·米勒,近一半台词是英文。这样的剧情和角色安排,让英语国家的观众无疑会有亲切感。

  日前,《金陵十三钗》拿到了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但笔者还是想给本片泼点冷水,《金陵十三钗》有可能还会得到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但这两大奖最佳外语片最后的胜者可能是伊朗影片《纳德与西敏:一次离别》。

  2.除了投机色彩,《金陵十三钗》本身也有硬伤。

  本片的主题是探讨复杂的人性,想告诉我们“婊子并非无情,贪财好色之辈本性可能是好人,凶残的侵略者也有其柔软的一面”等等。但在表现方式上,由于过渡空间不够,显得生硬,缺乏说服力。尤其是在人性的提升上,米勒和妓女们转变得太快,让观众产生了明显的不适感。

  米勒这个人物,在严歌苓的中篇原著中是根本没有的。为了戏剧性,影片让真神父一个没出场就死掉了,一个干脆去掉了。米勒到了教堂后,导演极力表现他的贪财、好酒、爱色等人性的弱点。但当鬼子来了,面对女学生们的不幸,误穿了神父衣服的米勒在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内就从有点坏的俗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让我想起了科恩兄弟去年的那部《大地惊雷》,片中杰夫·布里吉斯扮演的那个只认钱不认人还好酒的独眼侦探,经过全片90多分钟的铺陈,直到最后才成了一个好人。戏剧性,应该是故事的自然呈现,并通过内在的张力来完成的,而不是编导们的任意安排。

  另外,影片在技术上还有一个看似不大实则体现主创态度的问题,那就是女一号玉墨的英语说得太好了。那夸张而做作的美式英语,哪怕你上过6年教会学校,说出这样的英文也是不可能的。玉墨的每个单词,每个音节都发得特别清晰,非常注意连读,以至于一个句子说下来,听着就像有几十个音节的一个单词。反倒是男孩陈乔治和女学生们的英文听起来更自然,就是中国人在讲英文。

  3.尽管有缺陷,但凭借《金陵十三钗》,张艺谋的确完成了触底反弹。

  当然,与大多数导演比起来,张导的起点很高,用股市术语说,就是高开。处女作《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拿下金熊。之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都维持了高水准。1994年的《活着》,让张导达到艺术巅峰。随后,张导尝试商业片,小成本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效果一般。1998年和1999年,张导回归艺术片之路,先后拍了《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试图用阿巴斯等人惯用的纪录片的路子拍故事片,但只学了些皮毛。2000年的《幸福时光》,让张导真正知道了失败的滋味。

  2002年,张导开始玩大的。一部主题上明显有反人类倾向的《英雄》横空出世,开创了中国式商业大片的时代,但他本人的艺术之路也在加速下滑。之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都赚了票房,输了口碑。2009年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让张艺谋沦为一个春晚小品式导演。至此,张导到达最低点。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张导开始底部盘整,直到这部《金陵十三钗》。

  4.《英雄》之前,张艺谋也有烂片。但我们能看出来,他是真想为中国电影做一些开创性,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的工作。但在《英雄》之后,张导则基本上成了赚钱机器。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他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投机性开始占据主导。笔者曾总结认为,张艺谋是一个顽固的形式主义者,一个强硬的技术主义者,还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投机主义者。因此,对于《金陵十三钗》,我们的结语是:一个投机主义者的触底反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