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职场小说成出版界新宠 教读者打拼职场减少焦虑

2012年03月27日 12:24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伊歌

  从《杜拉拉升职记》开始,职场类图书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书市热点。继南京女作家崔曼莉的《浮沉》系列成为超级畅销书后,日前,另一位南京女作家伊歌的长篇小说《报社》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当当网销售成绩喜人,该书即将在南京各大书店上架。

  记者 邢虹

  在南京女作家笔下,南京元素和南京味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在崔曼莉的小说中,南京读者不时可见熟悉的地名,她此前的《琉璃年代》更是希望将全部背景都放在南京,开篇就写到了丁家桥。伊歌此次在《报社》中,设定的背景城市叫江南。但实际上,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南京。青岛路、五台山、沁园春·雪茶社、明城墙……小说里,时不时地能看到南京的元素。据介绍,小说主人公每一次命运的转折或重大故事的发生,差不多都与这些地点挂上了钩。

  小说选择“报社”这个切入点,伊歌表示这是“一念之间的事”,“我的第一部长篇被一个文坛前辈否了之后,为了证明自己能写,情急之下,写了这个第二部长篇。选择报社,是觉得报社是个窗口,可以管窥诸多世态人情。”

  伊歌毕业于南京大学,并曾在南京某报社工作,因而写《报社》的故事驾轻就熟。该书讲述了一个颇有姿色却心智不成熟的年轻女子吴非清,大学毕业分配进报社后所遭遇的一连串故事,涉及到职场潜规则等内容。有读者忍不住“对号入座”:小说是否影射了南京的报业?对此,伊歌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讳言我的小说从真实生活当中取材。但如同纸是用木头制成的,却不等于木头一样,本部小说的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连我也要觉得奇怪和有趣了。至于原型,我想坦白一点说,我是这样处理的:从甲身上取其眼睛、从乙身上取其嘴巴,这样糅合成一个其实完全不存在的虚构人物。”

  职场小说成出版方“新宠”

  昨天,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书店,发现在一周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中,职场小说占据了半壁江山。《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出版3年依然热销,总销量已突破500万册,而本月刚上架的《输赢2》《那时年少2: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等职场小说也销量惊人。在当当、卓越等网络书店里,职场小说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职场书近5年来持续火热,网络上点击率稍高点的职场小说,动辄有十几家出版社争抢,竞争非常激烈。”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告诉记者。

  职场小说虽然不无虚构,但作者大多融入自己或朋友的亲身经历,教人们如何生存和打拼,能让读者学到不少职场经验。《输赢2》的作者付遥大学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1995年加入IBM公司,1998年担任戴尔(中国)公司销售主管,书中凝聚了她18年的实战经验,将顶尖销售策略融入到书中,讲述商业运作的技巧;一草所著《那时年少2: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到职场竞争的残酷、生活的不易,并且提供了大量高明且可复制的奋斗思路和技巧,让大学毕业生早明事,少犯错,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该书还直接在封面上打出“年薪20万,本书正提供”字样。据该书出版方博集天卷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读者回邮书中所夹带的“梦想明信片”,即可获得年薪20万的职位的面试机会。这一奇特的招聘启事,也开创了职场小说的先河。

  南师大心理学博士陶琳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阅读职场小说,可以寻求认同感,“比如初入职场的人,会有比较相似的经历,像焦虑期、面对社会的恐慌感等等,阅读者能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因为很多人和他们经历了相似的事情,焦虑的心情会有所减弱。”另一种收获则是学习,通过借鉴书中的职场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获取成功。“现在的人更渴望学习,通过学习来成长,而不是一味蛮干。”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