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流潋紫谈《甄嬛传》语言:以《红楼梦》为样本

2012年04月11日 15:4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一部76集、看上去“慢悠悠”的《甄嬛传》,上周末为东方卫视拿下了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佳绩。有人看其中的职场,讨论甄嬛怎么变成后宫“杜拉拉”;有人看其中的中医,研究麝香、木薯粉等香料药方;还有人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甚至还学起了《长相思》、《长相守》。包罗万象的故事情节,不仅提供了可供咀嚼的细节,而且改变了很多人对“没文化的后宫戏”的固有印象。

  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甄嬛传》的原著小说和编剧,是一位1984年出生的“80后”。笔名流潋紫的吴雪岚,谈起创作《甄嬛传》的初衷时说:“后宫女子残留在发黄的史书上的,唯有一个冷冰冰的姓氏或封号。不是贤德就是狠毒,好与坏都到了极点。所以想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静下心来书写关于她们的故事。”而电视剧最终想让观众看到的是甄嬛如何从单纯变成“腹黑”的过程。

  语言以《红楼梦》为样本

  “听《甄嬛传》里的人物说话,就像看陈晓旭版的《红楼梦》”,“情书往来,引用的都是古人的诗词”,“就连甄嬛的名字也要有‘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的出处”。《甄嬛传》开播之后,电视剧的“文学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主演孙俪也曾在开拍前表示“台词比角色头疼”。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甄嬛传》,如何做到语言不“口水”?

  原著是部“架空历史”的小说,开始创作时,流潋紫还在读大学,当时有点“文艺腔”。“嵌入清朝雍正时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的风貌。比如雍正时期有年羹尧、年妃,和小说中人物关系一致。”流潋紫说,“电视剧的语言风格是以《红楼梦》为学习样本,对话中有《红楼梦》里常用的‘这会子……’、‘我原是……’、‘巴巴等了来……’。”在改编剧本时导演说,语言不能“太浪漫”,否则观众会出戏。所以,在“努力接近清朝前期宫廷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相对平实的电视对白。不过,小说里的很多诗词被保留下来。无论是甄嬛初入宫廷时的心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还是与雍正离别赠语“珠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当中的古诗风韵都能让人细细品味。

  《甄嬛传》“文艺腔”里也带出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以往一集1.4万字的剧本,流潋紫往往会写成2.4万字,就是因为其中有不少音乐、香料、医药的知识。而拍摄过《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金婚》的导演郑晓龙,对剧本的要求也特别高,将很多现实题材的要求带入了这部“后宫戏”。怎么跪、怎么站、又是如何睡觉的,各种礼仪都要给观众一个说法。于是,从细节到情感的专注,让《甄嬛传》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

  “漂白”是为凸显“黑”

  甄嬛从最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寻找情感归宿,到避祸求生、想用感情寄托或者孩子保护自己,到最终寻求权力“先发制人”,《甄嬛传》被很多评论誉为“宫斗”戏的“新标杆”。流潋紫却说,“其实我想写的原本就不是所谓的宫斗,要写的是那些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后宫女人的命运”。

  大学时被《金枝欲孽》深深触动,流潋紫说,“宫斗”是表现后宫残酷的外在手段,关注争斗中人性的扭曲,才能让后宫戏有现实意义。小说中的甄嬛一开始就有些心计,并不是白纸一张。电视剧中的甄嬛则远比小说中的善良,一出场给人印象很单纯。小说中甄嬛的一些狠毒的计谋,在改编时都安在了其他人身上。“甄嬛渐渐有了权力欲。”

  流潋紫说,有意将主角甄嬛前期“漂白”,是为了让环境对人性异化扭曲的作用更加明显。当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最终成为善于宫廷权谋的“腹黑”太后时,她发现权力和富贵的巅峰虽然风光无限,却也冷冷清清,甚至无路可退,只能孤独地等待着盛极而衰。就连“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最初愿望,也成为泡影。

  除了作家、编剧的头衔,在杭州当中学老师的流潋紫说,如果从职业角度考量,她一直只是教师,其他的都是业余爱好。而这也让她的创作有了另一番意味:“除了看到得到的,或许看清失去的更有意义。”

  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