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是“鱼与熊掌兼得”

2012年04月11日 2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无锡4月11日电 (记者 洪晓红 孙文荆)探讨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11日在江苏无锡落幕。不少国内外专家认为,过去40年全球在保护世界遗产中的经验证明,文化遗产保护非但不是经济发展负担,反而会成为助力,对社会进步综合效益巨大,“鱼与熊掌兼得”的局面可以存在。

  时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被视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遗产保护从单纯建筑、自然资源保留演变为跨区域的多元文化、环境乃至传统生活习惯等的复杂综合课题,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

  但在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种族冲突、人口等国际普遍性压力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仍然困难重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莫尼尔-布什纳吉表示,许多国家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对提高知名度的作用,但对庞大投入是否等值表示忧虑。

  莫尼尔称,在法国、意大利,很多保留传统风貌的城市都是全世界旅游者的首选地,或者是在柬埔寨、摩洛哥这样的欠发达国家,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都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这些收入被证明是可以平衡支出的。

  相对入遗成功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忧虑的是不能列入世界遗产的本地特色文化如何创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表示,很多人眼中只有旅游门票,没有考虑发展特色的第三产业,造成的现状是单一的旅游收入与庞大支出间的巨大落差。

  专家举例,没有门票收入但旅游、茶产业等综合效益明显的杭州西湖则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当地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同时,与民众分享利益,优美的山水风景与遗产地居民蓬勃发展的各种产业形成了活态文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除了决策者需要塑造文化品牌外,大众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才能形成发展动力,莫尼尔认为,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增了各国在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时重视社区的职责,其理念就是从保护民众利益出发,更好地科学利用文化遗产。

  “国内外实例证明,让民众分享价值的遗产地,不但保护状况最好,而且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形成‘鱼与熊掌兼得’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称。(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