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湖核心景区至少50家会所 不能仅拿云松书舍说事

2012年05月30日 09:30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金庸和他的建筑作品“云松书舍”。 (资料图片)

  近日有消息披露,金庸先生曾将耗资两千万建成的西子湖畔“云松书舍”捐赠给杭州市人民政府。但时过多年,这云松书舍已经改为高档会所。于是有人惊呼,“金庸先生的高风亮节,却成为少数人牟利、少数人觥筹交错的所在”。不过,我担心的倒不是“云松书舍”能不能改为高档消费场所,而是云松书舍作为一个消费场所,是否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说,杭州西湖的核心景区至少有近50家企业或私人投资的各类会所。比如北山路60号,曾是唐代古寺招贤寺大殿所在地,民国时期先后是丰子恺、林风眠的寓居地,如今成了一家高档私房菜“大宅门”餐厅;南山路上的“1917”原来叫“膺白”,是民国初期根据民国初期名人黄郛的别墅旧居改造而成,现在成了主打鲍翅燕窝的餐厅;而位于环西湖孤山南麓的俞曲园纪念馆,由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旧居俞楼改建而来……而云松书舍也是在这其中的,这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商业个案罢了。如果要恢复它的原状,而诸如此类的会所是不是也要进行整顿?无疑,这牵涉的利益群体更为庞大,事涉到西湖是否是带给杭州的是城市品位,还是公共资源被拿来消费?因此,不能仅仅拿“云松书舍”说事。

  对于大众来说,名人古迹不仅仅是依赖一栋建筑或一处古迹而存在的,而是包含了文化传承。云松书舍的改造带给我们的不再是简单的个案反思,而是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名人古迹。而在面对商业利益时,不管是古建筑还是名人故居都会被有关部门“自然而然”地想到商业开发,以便发挥它的“最大功用”。比如说办成公益场所,让人人都能进去,但这没有产生大量的“消费”,自然跟有关部门的利益密切相关了。

  从新闻报道中看,这也并不完全是因为高消费引起的,更像是双方利益之争,“杭州西湖文化研究会等一些文化单位陆续入住云松书舍,研究会在此挂牌也经常在此开展文化活动,书舍售票对外开放,游客在书舍喝茶,人均消费35元”。云松书舍重新装修之后,西湖文化研究会忽然发现被“清理”出门。既然你可以售票对外开放,就不允许他人开餐馆?似乎没这样的道理。

  如果说“当初金庸先生不贪一己之利捐赠云松书舍,其高风亮节是为了让社会分享而非牟利”的话,不管是原来的对外开放,还是现在的餐馆都是半斤八两,只是赢利多一点少一点的差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再说了,倘若按这个标准来看待古建筑的商业利用,成都宽窄巷子的高档消费、昆明的蔡锷故居就都不能商业利用了。但在现实当中,这种利用却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至于云松书舍的商业开发是否合理,也并非如新闻报道中说的那么不堪。且看,来这里消费的人群是“以单位为主”,若从其每年的租金为45万元来看,亦不难推断出在云松书舍的消费行为并不是普通消费(喝茶是100元一位)。而其主楼“松风明月楼”楼上楼下每天中午和晚上各设两席,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加上酒水,每餐动辄上万元。“很多菜名都和金庸武侠小说有关,如黄蓉戏七公等”,不过,这样消费金庸所提供的武侠文化,却似乎比简单的售票对外开放要好得多。

  与其双方这样扯皮,争执利益的多寡,我倒有一个建议:不妨把云松书舍辟为一处公共场所,平民消费,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到西湖的魅力所在才更为切实一点,也才是硬道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