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开封欲改造古城":"大干快上"方法是否适用

2012年08月31日 11: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开封火了。这个有着“七朝都会”之称的豫东古城,决定进行一场豪赌。为将经济发展水平提到与历史声名相符的地位,开封决定将其拥有的宋代文化遗产资源做大:将开封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的辉煌盛景。建工程、搞开发,资金必不可少,但开封这次玩得好像有点儿急眼了。十余万市民在未来4年内迁离老城区,光拆迁费便至少需要1000亿元。

  有媒体称,开封年财政收入不足50亿元,拿什么来撬动这1000亿元的巨额资金?即使想方设法搞到了钱,这场豪赌又有几分胜算?毕竟,这涉及该千年古城“一生”的命运。

  “此项工作之难,我们已有心理准备。但这件事做好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孔祥成如是说。从这位副局长自信满满的口气里,我们可以看出开封市政府对于古城开发的决心和勇气。但是,有勇无谋是猛夫。做好了,功在当代,做不好,就是祸害千秋!

  据媒体报道,为改变开封现状,开封市新任市委书记祁金立赋予开封两个定位:“开先”和“复古”。一是建设开封工业化新城,二是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开封下一步的发展战略非常清晰、主攻文化旅游,再现大宋王朝风光。一开封政府官员表示,不光城市建筑,公交指示标志、旅游咨询点等将来也要体现宋文化韵味,老城主要以旅游和发展经济为基础,实施“宋氏仿古”建设理念,最终达到让游客感受到开封的内在时尚和外在古典。

  笔者浅薄地认为,“外在古典”或许是真的,因为修的就是“仿古建筑”,至于是不是具有“内在时尚”,是不是有助于游客更好地了解、认知、体会该城市的文化内涵,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过早。

  近年来,关于古城改造,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闻屡见不鲜。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可谓突飞猛进,有些地方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大兴土木,翻修文物建筑屡屡成为新闻头条。只是,这种类似于“大干快上”的工作方法是否适用于文化产业?或者换个角度,即使适合,在文化产业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文物保护,各地各有关部门是否做好了足够准备?

  拿开封来说,其在全国的名声不可谓不响亮,连小学生都会背一首古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汴州”当然指的是今天的开封市。有人说,“到开封看看宋,到西安看看唐”,但是开封现状跟它的历史盛名并不相称。我们想问,怎样才能和它的历史盛名相称?投资上千亿把市民迁离家园,弄一座“古色古香”的现代古建筑就能相称了?

  任何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也好,新兴工业城市也罢,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走在北京,听听北京人的京腔;走在济南,听听济南人的“老师”方言;走在香港,看看香港人的快节奏生活……这些都是一座城特有的文化,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

  我们希望,在改造古城、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时候,当地主管领导切不要被政绩观“熏”醉。文物,尤其是一些对当地地理、历史等环境依赖性强的文物,稍有差池,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苏锐)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