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09月20日 10:27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图为群众在表演华阴老腔。

  人物背景

  张家皮影戏是“华阴老腔”戏班之一,张喜民是班主,1947年生于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15岁随家人学老腔皮影戏,5个月后就能登台演出。因他年龄小,又为主唱,初出江湖即声名鹊起。

  喜民的人缘好,又因为老腔有了名气,出租车的司机师傅听说《法制日报》记者去采访张喜民,兴奋地给记者介绍“华阴老腔”,还一个劲地夸赞喜民班社。

  老腔发源地“双泉村”位于华阴市卫峪乡,介于潼、华两郭之中,兼绕山水佳处。

  从华阴市区出发十分钟后抵达双泉村,绕着土坡上到村头,远远的看见张喜民,个头挺高,暗红色的脸膛,虽布满皱纹却显得神采奕奕,头发梳得很整齐,没有一丝凌乱。

  张喜民家的客厅挂满了他的戏班在各地演出的剧照,戏班与大牌明星、著名主持人、艺校学生等等的合影。门后的桌柜上摆满了各类奖杯、荣誉证书。几杯粗茶下肚,张喜民滔滔不绝地为记者讲述张家祖祖辈辈热爱的老腔。

  “张氏是双泉村最早落户的大族,老腔皮影戏本是张家的‘家窝戏’,用于自娱自乐、自我消遣,并且明确规定只传本宗本族本家男性。这种封闭的流传方式后来才被打破的,老腔流传到外姓,戏班子不断发展壮大,老腔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张喜民满脸自豪。

  接着,张喜民又给记者讲了件趣事,2011年在《我要上春晚》排练现场,董卿问了他一句话:“喜民,我听说你还有些徒弟在外面演出,是很多山寨版老腔,你怎么想的呀?”当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欢迎啊,我很高兴,山寨版越多说明他们喜欢老腔,老腔还有发展前途。”

  在华阴市老腔界划分有“一班子”、“二班子”。“一班子”就是出演话剧《白鹿原》的原班人马;“二班子”是徒弟辈,经常在华县演出。老腔火了,在华县、潼关、西安等地活跃的山寨老腔也风光起来。张喜民对此并不介意,他认为山寨也是宣传,山寨也是传承。

  说起传承,张喜民甚感压力。2008年,张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享受国家津贴。“传承”成为张喜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张喜民收了不少徒弟,想教这些徒弟们唱全本戏的老腔,可是没几个愿意学。张喜民只好放宽了招收徒弟的条件:只要爱好,欢迎来学。每次有学徒来到张家,张喜民都异常高兴,每次面试也很有意思。

  面对面坐着的是张喜民和学徒。

  “整两句听听,歌曲也行,秦腔更好。”

  “乌拉拉……”

  张喜民皱皱眉:“莫事,咱再学学才知道。”

  “是不是不适合学老腔啊?”

  “怕啥,不能唱还能弹,不能弹还能拉,不能拉咱还能打呢!”

  只要是来到张家学徒,张喜民都会教他几手。有的学一两天就耐不住性子了,有的稍微久一点,但大多都半途而废。张喜民迫切希望年轻的学徒更多一点,耐心更强一点,老腔需要捍卫者。目前,张喜民在外能拉、能打的徒弟有20余人,全能的有2人。

  张健民是张喜民最小的弟弟,小时候并没有学习老腔的兴趣。两三年前开始跟随哥哥学习老腔。张健民凭着“门里出身,自带三分”的聪明灵性,很快掌握了老腔的唱法和皮影的技法,成为张家皮影戏全能型人才。现在带领“二班子”活跃于华县,队中老腔唱将有14名,年轻的艺校学徒30余名。张健民感慨说,吼吼唱唱不仅让他心情舒畅,多年的体弱也得到了改善。

  张香玲是喜民班社的一名女将,较张健民入门早,跟随张喜民学习老腔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受农村旧观念的影响,张香玲与师父频繁的交流招来了不少闲言碎语,没办法,张喜民每次给张香玲授课时还得安排个旁听的老汉。如此一来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学习进程,出师较晚。张香玲凭着对老腔的热爱顶住压力,虚心求教,勤加练习,终究成为喜民班社的中坚力量,打破了旧有对老腔女艺人的偏见。

  近年来,老腔从“小家戏”华丽转身为名流戏曲,走出了华阴,走向了世界。张喜民操着一口陕西普通话说:“我们的家戏能发展到如此境地,都靠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土坡、窄院、号子、吼声,还有村口聊天的妇女,一旁嬉戏的孩子,那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记者已经渐行渐远,张喜民,那个穿红色中式衣裳的老汉,还在向我们挥手。(崔立伟 台建林)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