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沃石窟搬迁留遗憾:神秘感无存 立体构图遭破坏

2012年11月28日 13:35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西沃石窟搬迁留遗憾:神秘感无存立体构图遭破坏
西沃石窟西区洞窟搬迁施工工地

  引子

  2012年11月7日,在铁门镇千唐志斋“北魏石窟”展厅内,我看到石窟顶覆黄绸,上书“佛光普照”,窟前供奉鲜花,摆设香案,不时有零星香客烧香膜拜。

  千唐志斋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所建,也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西沃石窟从青要山“移驾”到千唐志斋,文物专家称为“凤栖梧桐”。

  从1995年4月到1998年3月,历时三年,这座正面宽9.95米、高4.90米、厚2.90米,由2个洞窟、4座佛塔、50个屋形龛、51个塔形龛、278尊大小雕像和一身高1.98米立佛组成的北魏石窟,终于从黄河边搬家到了千唐志斋。

  这次搬迁实施者是个搬迁小组,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专家陈进良带领5位文物工作者组成。

  1995年4月初,接到这项任务后,年过半百的陈进良彻夜难眠,他知道石窟整体搬迁保护在国内文物保护史上尚无先例,即使世界范围内,也仅有埃及建设阿斯旺大水坝时搬迁过尼罗河西岸石壁上两座神庙。

  虽然知道埃及神庙成功搬迁,但陈进良手头没有任何资料。搬迁西沃石窟,他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切都得从零做起。

  要搬迁石窟,首先要能接近它。

  现场勘察后,专家们发现,西沃石窟海拔标高165米,下距黄河水面10米,河水湍急,但石窟所在崖壁不是90度陡直或向外悬空,有75度到85度的坡度,为搭建施工架提供了必要的柱基。

  石窟上方是一个45度到60度的斜坡,斜坡由黄土组成,下接崖壁基岩,上有劈山而建的公路。公路宽8米,北沿儿与石窟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为8米,这样,就有了十几米宽的起吊凿石工作面。

  于是,一座高9米的悬空工作架依山崖搭建而成,又从河岸边公路顺山势修筑斜坡梯道至工作架。

  专家们还发现,窟区岩石主要为厚层、中厚层状灰岩,文物雕刻区内岩性均一,为青褐色,坚硬致密,不易风化,易于雕琢。而石窟依附山体虽十分陡峻,但不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

  搬迁小组请测绘专家对石窟进行近景立体摄影测绘和测量绘图,又邀请专家对石窟环境地质条件、地下水及环境地质病害,进行了系统勘察、测试和分析。

  石窟被分割成七块

  经上百次反复模拟,1996年5月初,搬迁小组制订出了“揭顶分块”的搬迁实施方案。

  所谓“揭顶分块”,即挖去石窟顶部山块,把石窟雕刻品分成大小不等的块后再分割开。1996年11月底,国内文物专家认可了该方案。

  搬迁就要开始,陈进良仍觉心里不踏实。石窟地处水流湍急的黄河峭壁,万一切割、吊运等环节有失误,石窟遭损或部分掉落黄河,该怎么办?陈进良决定把石窟所有雕刻统统翻模,即便施工中有损坏,也可用翻模复制补救。

  陈进良曾告诉媒体:“翻模时心情复杂,我们不希望模具派上用场,但我们还是认真地去做,以防万一。后来,模具没用上,这令人欣慰。如果谁想拟建西沃石窟,我们可以依据这套模具,再复制出一个来。”

  从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讲,分块越大越好。从施工安全而言,分块越小越好。因石窟距离岸边公路中心距离有12米,大吨位吊机进现场有困难,小吨位吊机力量有限,分割块体,重量不能过大,并且块与块分隔必须是直线,否则无法施工。画直线还要尽量避免穿过雕刻图案,还要考虑石窟图案上的老裂缝,大裂缝依缝切割,小裂缝要分在一块,这些都需要专家反复考量。

  分块时,最令专家头疼的是如何划分一号窟和二号窟,若划在一起,块体太重。若从窟壁中间切割,两窟之间岩石只有15厘米厚,无法施工。

  经再三考虑,专家们将二号窟划为一块,一号窟及一二号窟岩壁为一块。

  切割工作开始了,虽有不少现代化工具和技术,但在这里没法用。因为切割要保证雕刻岩体的完整性,尤其表层,不能有丝毫损伤。专家不得不采用原始加机械的劈山法,即在留足雕刻品所依附岩体厚度后,用内燃机凿岩机、压缩空气凿岩机在母岩上打排孔,然后用人工打钢钎的方法把岩石劈开。方法虽笨,但能保证雕刻不被损伤。

  为实施洞窟和摩崖切割,专家们找遍了采石场,才找到一种可移动的金刚砂大锯片岩石切割机。它的合金切割片直径达1米,锯缝深度可达40厘米,宽度不过0.8厘米。它本来只能上下垂直切割,经专家改进,也可以“躺着”进行水平切割了。

  按照从外到内、先分离四周后分离母岩的方法,石窟块体分离顺利切割着。在分割三号块和二号块时,工人看到必须把一个小佛像锯开,死活不干,最后跪下祈祷:“佛爷呀,把你一劈为二不怨我呀,是文物专家们逼我干的,要怪罪就找他们吧。”

  此次搬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神佛并没怪罪专家们。经长时间艰巨的工作,七个石窟雕刻终于被全部分开。其中东区立佛是一块,西区被分割成六块,这六块中,最小的也有近4吨重,面积最大的塔形浮雕和屋形浮雕区,高190厘米、宽290厘米、厚40厘米,重达6吨。一号石窟实际重量达到17吨。

  分离后的雕刻块体,因存在层面裂隙、卸荷裂隙及方解石脉等严重病害,整体凝固性很差,在之后起吊、运输中都有潜在危险。专家们在每个切块上打了几根甚至几十根钢筋锚杆,并以高强度树脂灌浆,对块体全部进行了补强加固。

  仿古殿堂内,石窟原貌重现

  接下来是起吊石窟雕刻块体。起吊时,专家们采用外包橡胶层的钢缆,注重平稳,防止震动。运输采用砂垫砂填的方法,即车底铺砂,块体装车后再用砂填满空间,安全节约。

  但起吊时又遇到了新麻烦。

  麻烦出在1号石窟块体,它体大而中空,要同时调用两台35吨吊机。而起吊时用钢丝绳直接绑块体,对窟体压力将会很大。一旦空腔被压碎,怎么办?

  专家们决定用12根宽槽钢,围着整个块体现场焊制了钢笼,避免起吊时对空腔块产生压力。

  按照施工安排,1997年6月25日是最后起吊的日子。当两台35吨吊机把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号石窟块体吊上岸后,现场一片欢呼声。

  意外又出现了。

  一群西沃村民挡在运输车前,要求把西沃石窟留在西沃乡境内。双方僵持到深夜,运输车只好留在了西沃乡政府。直到7月6日,才被运到千唐志斋。

  事实上,自石窟决定搬迁起,就有多地争夺石窟复原地,呼声最高的有龙门石窟、西沃乡和千唐志斋。最终确定为千唐志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同时又节约经费。

  复原工作是一项精细活。确定复原地在千唐志斋时,专家们开始按设计进行基础处理。考虑石窟原来面临黄河,在砌筑石窟基台时,还特制了七根水泥挑梁,营造下有栈道、面对黄河的气氛。

  因千唐志斋向北几十米即为陇海铁路,复原石窟的朝向,改成坐北朝南。

  把七块石窟雕刻连在一起后,为消除块体间切缝痕迹,专家们用环氧水泥将缝封牢,再一点点把表面凿平。

  石窟正面基本恢复原貌,但背后既不协调也不稳固。专家们就用毛石将背部、顶部和左右两侧包砌成一体,外形成为一个自然小山头形状,既稳定又加强了艺术效果。

  石窟按原貌恢复好后,文物专家开始了最后工序,把石窟雕刻表面的残留聚乙烯醇和灰尘污物清洗掉,再将新砌的正面做旧,使新老岩石色调协调。

  至此,这座北魏石窟原貌重现。专家们又修建了一座仿古保护殿堂,使得其“石佛宝殿,乔迁新居”。

  之后经一年多观察,复原石窟没有出现裂痕和沉陷。1999年6月8日,西沃石窟整体搬迁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内文物专家验收并受到了专家好评。

  西沃石窟的搬迁,专家们付出艰巨努力,工作也是完美的。

  但脱离了原来环境的西沃石窟,也有一些遗憾。这一点,文物专家们感受更深。

  “文物的价值赋存于文物本体和其所依附的环境,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它们的迁移,必然造成文物价值的损失。而文物的迁移保护不仅仅是工程问题,更要全面抢救历史遗迹和信息,并尽可能深入地发掘研究。”河南省古建所专家李中翔撰文道。

  宫大中则告诉记者:“西沃石窟迁址,损失有三点,第一,黄河漕运古渡口、古栈道和测水位功能消失;第二,原址可望而不可即,惊险且神秘。迁址使神秘感化为乌有;第三,遥相呼应的空间感和立体构图遭到保护性破坏。石窟东西区原本相距15米,各自就山崖地势自成独立文化区域,东西遥相呼应,疏密相间,立体构图显得顾盼生姿。复原后可能是基于集中保护,将东西区合为一体,失去了原有布局的真实性。”

  记者 盛夏 实习生 李梦竹 通讯员 王亚飞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